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塔灵 (第42/57页)
14 妙净也不多言,只柔声说道:「请随我来!」 ********* 上岸之後,妙净领头走入茂密的竹林,妙净轻声说道:「务必跟着我的脚步,不要离开小径,因为这片竹林隐藏着依据河图数术构成的迷阵,连我都不敢太深入。」 楼可廷好奇的问:「我看湖边的桃花林也暗藏玄机,有点像鬼谷子的遁甲奇阵,该不是师妹的杰作吧?」 妙净笑道:「将军果然熟谙兵书与兵法。」 走在楼可廷前头的沙柔,刻意回头白了他一眼,楼可廷露出一脸无辜,人家叫他师兄,当然他要叫人家师妹。 来到一间简约雅致的小庭院前,只见入口木牌上以秦篆写着「无漏兰若」四字,沙柔小声问楼可廷道:「确定不会漏吗?」楼可廷轻拍了一下沙柔的头说:「你我一生都在漏,无相禅师已做到无漏。」 妙净转过头瞪了沙柔一眼,心中暗骂沙柔白痴,没好气的说:「无漏即无烦恼,心无罣碍。」接着说:「佛门净地,请禁语,随我来!」 来到禅师的书房,妙净恭敬的说:「师父!楼居士来了!」 正在批注经文的无相禅师抬起头来说:「请楼居士进来吧!」 14 楼可廷总觉得有一双深不可测的眼,似乎窥入他的内心,忙与沙柔步入书房,向禅师跪拜顶礼问讯,站起来後说:「白足禅师给末学的法号是悟元」 妙净也步入书房,搬了两个蒲团请两人坐下,她随後将菩提子念珠呈给禅师,自己也在平日她用的蒲团坐下。 禅师拿起念珠拨了几颗後说:「这确实是惟如与昙无忏来访时,我送给她的念珠。」妙净补充说:「惟如是大凉王后李敬受的法号。」 禅师平静的说:「悟元你的推论只对了一半,昙无忏的梵文《大般涅盘经後分》手抄本已不是关键,因为这经文与昙无忏的梵文批注,我已经与南郭古寺的耶律陀罗法师译注完成,且反覆校阅过,经书还在天水麦积山,由志玄、玄勇、科巴等人守护。」 妙净补充说:「不过智安师弟传来的消息说,他们这几天将离开麦积山,前往长安或洛yAn。」 禅师白眉下的双眼突然睁大了起来,随即恢复平静的神情,微摇了一下头说:「麦积山是天龙护持的灵幻宝地,不应该离开,在劫难逃啊!在劫难逃啊!无忏禅师,我无法保住你的经书了!」 楼可廷等人满脸错愕,不知无相禅师意指何为,禅师放下手中的念珠对妙净说:「玄勇将会有劫难,你愿意去吗?」 妙净心中一阵无明的激动,她那水晶剔透的眼睛望着师父,眼光中逐渐盈满了泪水,她哽咽的问禅师:「我们师徒缘尽了吗?」 禅师轻轻地点了点头说:「中原佛教将有大难,需要你们两人的护法。」 妙净的泪已滴Sh了x襟,沙柔仍然一脸困惑,不过她隐隐觉得「你愿意去吗?」与「你快去帮助他!」好像有点差别。 150页 只听身旁的男人喃喃自语道:「师徒缘尽了吗?累世因缘能尽吗?」 妙净转而望了一下这位今天才相识的师兄,这句有心或无心之语,让她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众人无语。片刻之後,妙净静静的离开了禅师的书房,楼可廷轻声地说:「你也跟她去吧!」於是沙柔也起身跟在她後方,离开了书房,湖面传来一声野雁的长鸣,在山谷竹林中回荡,似乎轻唱着「明日单飞何处」。 ********* 无相禅师桌上整齐的摆着一本经书,一本他自己手抄的《大般涅盘经後分》译本,他微闭的双眼缓慢的打开,对着法号「悟元」的楼可廷说:「佛身舍利的殊胜已在多部经典中提及,《大般涅盘经後分》[大般涅盘经遗教品第一]也提到阿难。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见佛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僧。见僧即见涅盘。阿难。当知以是因缘,故知见舍利即得无量无边功德。」 禅师接着说:「昙无忏禅师以梵文偈批注当觅得佛祖舍利,众生深心供养,得无量无边功德,保我佛法慧命永续,可说用心良苦。」 楼可廷恭敬合十聆听禅师开示经文,随着禅师的引导渐入禅定。不知过了多久,他睁开了双眼,禅师已不在书房,不过在他前方多了一个小矮桌,上面整齐的放着一本《大般涅盘经後分》译本,经书翻到[圣躯廓润品第四],其中有两段经文以朱笔批注: 「尔时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刚T成末舍利。惟留四牙不可沮坏」批注「薜荔多窟藏舍利,尊者誓愿续佛缘」 「虽知汝是释种眷属。然佛世尊先已有言。分布舍利未见及汝」批注「茶毘已竟分舍利,释种yu请终未得」 楼可廷呼x1顿时急促起来,这不就是众人苦苦寻求的答案吗?不过薜荔多窟的「薜荔多」显然是梵文,为何没译出来?薜荔多窟的某一位「尊者」守护着佛牙舍利,哪一位「尊者」呢?「释种yu请终未得」又是何意? 正在苦思时,沙柔走了进来,把双腿发麻的楼可廷从蒲团上牵起来,只小声的说:「走吧!」 15 两人缓慢的走出了浸润在薄雾中的「无漏兰若」,岸边停着一艘扁舟,两人上了扁舟,由楼可廷划舟往石亭小岛而去,楼可廷边划边问道:「禅师或妙净还有说甚麽吗?」沙柔望着渐离渐远的竹林说:「禅师只叫我跟你说,薜荔多是梵文,原意为饿鬼,或泛指众鬼」 楼可廷还是一头雾水,当时与师父在乞伏秦都城枹罕时,附近哪来的「饿鬼窟」或「鬼窟」?晚上接受庄主白云山晚宴款待时,也趁机向白云山请教此问题,仍然问不出答案。 隔天由白家大少爷送至瓦亭水码头,登上运粮船後,沙柔问楼可廷:「接下来去哪里?」楼可廷有点失落的说:「替大凉李王后送信去陇西狄道吧!」 无言望着两岸不断更替的山林水岸,他慕然想起无相禅师书房的一幅对联「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 到曼殊寺拜别慈光法师之後,由智安与玄清牵着前几天买来的驴,由驴子背负竹简佛经、乾粮与行囊,一行人走出麦积山,即沿着渭水往东而去。众僧侣安单於河岸山边的法云JiNg舍一宿,准备启程进入秦岭山区,为了避免遭遇魅影杀手或道教密探,玄勇计画舍弃渭水旁的官道,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山区。 天未亮,山风彻夜不止,山雨yu来,法云JiNg舍外数声鸦鸣,划破黎明前的宁静。突然,三支带着火团的箭破空而来,先点燃了仓库的茅草屋顶,寮房的木头屋顶也燃起火苗。 最先发现突袭的是值寅时班的玄清,他大声喊:「着火了!」刀未拔出,已被强劲的一箭刺穿x膛,钉在寮房的木板上。寮房内首先持刀冲出来的是科巴,後面紧跟着手持宝剑的玄勇,他见拴在仓库旁的驴已中箭身亡,放在仓库内的乾粮与行囊恐怕已凶多吉少,他判断突袭的弓箭手,应该隐藏於JiNg舍旁山坡上的树林中,不过科巴却越过矮土墙,冲向不远的河边,他这才发现沿河的官道上已有十来匹马,黎明前的黑暗中,十余道人影正在下马,玄勇暗自佩服科巴的作战经验。 此时玄云与智安也持刀冲了出来,志玄则背着装满佛经的竹篮最後离开寮房,玄勇瞄了一眼惨Si的玄清,大喝:「注意官道来敌!」,随即飞身攻上山坡,他决定先除掉暗箭伤人的弓箭手,才能放心抵抗从渭河方向袭来的敌人。拨开另一波飞箭之後,趁着弓箭手搭箭的短暂时间,他飞快的身影已越过矮土墙冲入林中,先以飞刀S杀了一位弓箭手,随即脚蹬树g,藉力刺向另一位敌人,弓箭手的剑才刚拔出,玄勇的铃首宝剑已刺入他的腹部,玄勇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