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别浪_第401章 【你家里有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你家里有个】 (第4/6页)

也就这么昏昏沉沉的,其实没怎么睡好。

    刘打工人第二天到八中上班,把事情跑去校长那儿说了一下,校长挺了觉得也挺好。

    实惠,不花一分钱,给全校教职工谋点福利,还能惠及学生。

    而且,这个事情,还附加了另外一层含义。

    张林生是八中毕业的,如今做了生意当了个老板。

    这个事情,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优秀毕业生,事业有成后,回馈母校”。

    怎么说都是好听的。

    这个年头,还不流行什么企业在学校里赞助买名声的事情。

    2

    学校方面,对这种事情还没有什么警惕心。

    若是在十几年后,你一个小公司想在学校里赞助点钱就买名声,弄个什么助学金——根本轮不到你好吧。

    刘昂这个人,虽然略有点小小的市侩加老油条,也有点喜欢占小便宜,但骨子本性不坏,大的坏心思其实是没有的。

    做事的能力不讲多高,但胜在扎实。

    不然的话,八中改制之前,他在学校当教育集团外派的蹲点人员,待了两年多时间,各种跑腿的苦力活也都干的。

    做事的态度还是很好的。

    得了这个事情,他按照陈诺留下的电话,和张林生联系了一下后,当天下午,就自己蹬着自行车跑了一趟大明路,去车行里看了一下。

    看见实实在在的店铺,和偌大的面积,装修也还都挺不错的。

    然后还参观了仓库和后面的修理间,配件房什么的。

    同时,刘打工人还留了个心眼子,一下午时间,在店里和张林生喝茶说着话,聊着事儿,也偷偷的心中暗暗计算。

    2

    一下午时间,店里卖出去了六台车。而且听说,现在还不是旺季。

    心算了一下,就按照一天平均卖六台车,一年怎么也有个两千辆。

    一辆车毛利三百块左右的话,一年两千辆车,毛利也有个……六十万?

    就算去掉房租,水电,还有人工。就算它折掉一半吧。

    一年的纯利润三十万?

    听说陈诺他们在金陵这样的车行,有四个!

    我去,妥妥的年收入过百万了啊。

    难怪这个小子这么财大气粗啊!

    不过,心中盘算出了这条后,对这件事情倒也彻底放心了。

    人家都年入百万了,这么有钱,没必要在八中的这点小事情上坑自己的。

    2

    于是,刘打工人这才心放进了肚子里,甚至婉拒了张林生留他吃晚饭的提议,开开心心的骑车回去了。

    再过了三天,刘打工人在学校里,把事情通告了全校教职工后,很快的,让他满意的是,这个不大不小的福利,倒也颇受欢迎。

    有的是最近本来就有买车计划的。

    有的是心动了很久,处于买与不买两者之间的,但是眼看有这么一个大的优惠,就忍不住动心。

    还有的虽然原本没有买车的计划,但是这个福利,自己用不上,拿回来,送给亲戚朋友,总有想买车的,也可以当人情送出去的。

    然后,没想到,这个事情,忽然就弄的更大了。

    “啥?数量不够?”

    “对啊,人事那边和我说了,说我们做事情考虑不够周全啊。

    这种福利,不能就紧着在职的教职工啊。

    还有离退休的人员呢?”

    2

    校务处的一个手下工作人员和刘昂汇报的时候,刘昂才恍然。

    自己确实是疏漏了。

    八中之前是公立学校!有很多离退休的老职工的。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比如当初陈诺还在学校上高二的时候,那位原本的班主任吴老师——就是之前经常摔坏腿的那位。

    “哎,你说那群老头老太太的,腿脚都不好了,还骑什么电动车啊,在家待着不好么?”

    “人家说了,用不用是家里自己商量的事儿,但这个福利给不给,那就是学校对待离退休人员的态度问题,咱们要一视同仁才行。

    再说了,人家拿了,就算自己不买不骑,拿去给儿子啊女儿啊用,也是用得上的。”

    刘昂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其实放在十多年后,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种现象了。

    但是在九十年代末,和千禧年初,还是很多单位会把这种福利看的很重要的。

    2

    这种集体打折优惠,购买某个家用大件的事儿,往往都是很受欢迎的。

    一个单位若是忽然能组织职工集体购买个大件的家用电器,比如电视机啊冰箱啊什么的,能有一个很好的优惠,往往反应都非常好。

    电动车,也算是一个这个年代很实用的大件家电了。

    然后,统计了一下离退休的员工的购买意向后……

    又过了两天。

    刘打工人再次接到了电话。

    这次打来的是教育集团里的一个同事。

    “给你弄几张打折券?”

    刘打工人有点意外——他没想到这个东西这么受欢迎。

    再一想,也对。

    2

    八中其实和教育集团算是一个单位了。

    有点什么好的福利,内部都会消息传出去。

    教育集团的员工就不是普通人了?

    老总们可以坐小车,经理们可以收入高打车。

    普通员工还不是天天上下班蹬自行车挤公交车的?

    电动车也有需求的。

    最后,一周时间,刘打工人把手里统计的数据一综合,有点懵逼了。

    “是不是,有点弄大了啊?”

    晚上回家,刘昂和meimei刘慧商量了一下。

    “我觉得这个事情我可能是看的有点小了。”刘昂叹了口气:“我今天琢磨了一个下午才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2

    这个东西,关键是,他没成本啊。

    不用单位和学校花一分钱的优惠。

    教育集团的老同事都找我要。有人本来就要买车的,听说我们这里可以打折,那不是不要白不要么。

    还有一个……江北那儿,不是教育集团还有一个正在筹备改制的学校么?

    那个学校的联络员,也给我打电话了,问这个企业能不能也赞助一下他们学校。

    这种没有成本来的好事儿,谁不欢迎?”

    刘慧稳稳的听完了:“你算下来,最后总数据多少?”

    “估计要上千了。”刘打工人苦笑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