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章:咖啡馆的名字 (第1/1页)
他们的咖啡馆,并没有开在赫尔辛基最繁华的设计区或市中心。 在陈怡君这位「首席建筑师」的坚持下,他们选择了卡里奥区,那个曾经的工人阶级社区,那个她最初落脚的、充满了波西米亚气息和真实生活感的地方。店面,就在那栋废弃变电站改造的、如今已经成为社区心脏的「温暖客厅」的街对面。 这像一个轮回,也像一个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半年,是他们人生中最辛苦,也是最快乐的时光。 没有了地主的巨额财富,他们真的就像所有普通的年轻创业家一样,为了节省每一个欧分而JiNg打细算。 埃罗真的去考了专业的咖啡师证书。那个曾经可以凭心情到处打工的“玩家”,如今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去学习如何JiNg准地控制水温、研磨度和萃取时间。他的手上,第一次,因为反覆练习拉花而烫出了细小的水泡。 而怡君,则发挥了她身为建筑师的「强迫症」专长。她亲自设计了店里的每一个细节——从吧台的高度,到每一张桌椅的间距,再到墙角那一盏灯光的sE温。她不再是为了完成一份工作,而是在为他们共同的“家”,添砖加瓦。 他们会为了菜单上一款甜点的配方,争论一整天;也会在深夜刷完油漆後,累得背靠着背,直接坐在冰凉的地板上,分享一罐冰啤酒。 这个过程,不总是甜蜜的。他们会因为预算超支而吵架,会因为装修进度落後而互相抱怨。但每次争吵的最後,总会有一个人,先伸出手,笨拙地,握住对方沾满油漆或咖啡粉的手。 他们正在学习,如何将Ai情,落实到每一袋水泥、每一笔帐单、和每一杯咖啡的苦涩与香甜之中。 咖啡馆开幕的前一天晚上。 店里所有的东西都已准备就绪。崭新的咖啡机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原木的桌椅散发出好闻的木头香味。 怡君和埃罗,站在吧台後面,进行最後的检查。 「还缺一个东西。」埃罗说。 “什麽?” 他从身後,拿出一块小小的、用白桦木雕刻而成的招牌。上面,还没有刻上任何名字。 “我们的店,还没有名字。”他说,“我想……应该由你来决定。” 陈怡君接过那块光滑的木牌,沉默了许久。 她想过很多名字,浪漫的、有设计感的、充满芬兰特sE的…但在此刻,她觉得,那些都不对。 她抬起头,看着身边这个男人。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sE员工T恤,金sE的短发上还沾着一点刚才擦拭窗户时留下的水渍。他脸上的疲惫,因为这段时间的辛苦而愈发明显,但那双绿sE的眼睛里,却重新燃起了她初见他时,那种充满了生命力的、明亮的光芒。 她笑了。 她拿起一支记号笔,在那块木牌上,一笔一划,写下了两个在她心中盘旋了许久的、再也简单不过的单字。 不是芬兰语,也不是中文。 是全世界都看得懂的,英文。 她写下的是——“TheLocal” 「本地人」或「当地小店」 埃罗看着这两个单词,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个无b释然的、温暖的笑容。 他懂了。 这个名字,既是指这家致力於成为社区一部分的“当地小店”,更是指她自己。 她不再是那个迷失在赫尔辛基的“外来者”,也不是那个需要依附於任何人的“访问学者”。在经历了所有风暴之後,她终於,凭着自己的坚韧、才华和Ai,在这片曾经冰冷的土地上,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本地人」**。 「我喜欢这个名字。」埃罗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的沙哑。 “我以为你会觉得它太普通了。” “不,”他摇摇头,伸出手,将她拥进怀里,那是一个经历了所有磨砺之後,再也没有任何不确定X的、坚实的拥抱,“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名字。” 他低下头,在满室浓郁的咖啡香气中,吻住了她。 清晨的yAn光,透过咖啡馆巨大的落地窗,洒了进来。店里坐满了来喝早咖啡的邻居。 陈怡君穿着围裙,正专注地为客人制作着一份可颂。而吧台的另一头,埃罗正熟练地C作着咖啡机,为一位银发的芬兰老太太,拉出一杯有着完美心形拉花的馥芮白。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熙熙攘攘的人群,JiNg准地,找到了正在埋头工作的她。 她像是感觉到了什麽,也抬起了头。 四目相对。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相视一笑。那个笑容里,没有了最初的博弈,也没有了中间的痛苦,只剩下一种共同创造了这一切的、平凡而坚实的幸福。 yAn光,将他们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全文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