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的轮廓_命运的机会0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运的机会08 (第1/1页)

    这段时间以来,陆襄咛与他说话的语气渐渐变得轻松许多,偶尔也会开玩笑,刑琅访仍然维持着准时五点五十八分出现的习惯,可如今走进教室时,目光不再只落在弟弟身上。他会多停几秒,看着陆襄咛低头批改作业的侧影,看她发尾在夕yAn下泛着微光,看她抬头时,眼底映出自己的轮廓。

    那时的晚风总会透过窗棂吹入,轻撩过她耳际那缕不驯的发丝,然後又不动声sE地,拂过他的心底。

    於是在刑尉绍六年级第二次段考前,他藉着询问未来国中课业为由,在周末这天邀她出来。

    地点是学校附近那家老旧的书店,木质书架斑驳,书香与茶香交错在空气中,静谧得像是与世隔绝的空间。

    她到的时候,他已经坐在靠墙的角落位子,身旁放着两杯热茶,一本国中国文参考书翻开在桌面中央,像是一个准备过、却刻意留下缝隙的藉口。

    陆襄咛走近,在他对面坐下,瞥了一眼那本书,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一般都是mama会b较紧张,我第一次遇见像你一样这麽紧张的哥哥。」

    刑琅访没立刻回答,只是将其中一杯茶往她这边轻推了些,动作细微,却像是练习过许多遍。茶面微微晃动,映着他低垂的眉眼。

    接着,他的确问了许多有关升国中的衔接问题,哪几所学校有特sE课程、国文会考的准备方向、如何协助适应新环境。他问得极细,笔记本上写满条列与注记,神情认真得像个真正焦虑的家长。

    大约聊了半个多小时後,刑琅访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笔,而对座的陆襄咛还在侃侃而谈,他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说话时微微扬起的眉梢,看着她偶尔无意识咬笔尾的小动作,看着她因投入而发亮的眼神,直到陆襄咛的话声微顿,抬头发现他并未记笔记,而是目光沉静地凝望着自己??

    蓦地,在对上眼的瞬间,刑琅访开口问她:「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陆襄咛一愣,显然没料到这样的问题,手中的笔还停留在半空中,下一秒,她轻轻笑了笑:「六月三十号。」

    刑琅访歪头向她确认,「所以你是巨蟹座的。」

    她将笔放下,指尖无意识地绕着茶杯边缘,语气带着些微疑惑,又夹杂着一丝笑意,「嗯,怎麽突然问这个?」

    他笑着说:「今天是我生日。」

    话落的瞬间,陆襄咛瞪大眼,声音里混着惊讶与不可置信:「什麽?今天?你怎麽没说?」

    刑琅访只是笑,「我现在说了,算是给你一个名正言顺对我好的机会。」

    她怔了怔,忽然站起身,抓起背包翻了翻,又看了看这间店,书架、柜台、角落那台老式电话,彷佛在寻找什麽能立刻化为礼物的奇蹟。她脸上掠过一丝懊恼,正要转身走向柜台,想买什麽临时凑数的纪念品时,刑琅访忽然伸手拉住她的手腕。

    他拉得不重,只是轻轻一握,却让陆襄咛原本匆忙的步伐顿住了。

    她回头,眉心微蹙,「怎麽了?」

    刑琅访望着她,眼神b平时柔和许多,却也b平时更认真,「今天你能出来赴约,还告诉你的生日,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或者你愿意再给我一个许愿的机会,让我今年的生日更有意义。」

    她愣了一下,先是坐下,有些小心翼翼地反问:「那麽你想许什麽愿呢?」

    刑琅访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与诚恳:「我希望从今天以後你可以不要把我当成尉绍的哥哥,而是把我当成一个单身的男人。」

    她怔怔地看着他,彷佛没听懂,又彷佛听得太过清楚。

    刑琅访说完这句话後,并没有立刻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目光坦然,像是在给她一个选择的空间,也像是在等她往前一步。

    然而,等到陆襄咛再次抬起头,脸颊已经泛着一层淡淡的红晕,眼神却b方才更为明亮清澈。她咬了咬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一直都这麽直接吗?」

    刑琅访神情微动,语气依旧温和:「不是,只有对你。」

    陆襄咛的心跳似乎在这一刻漏了一拍。

    他忽然清了清喉咙,拍了拍身上的衣物,像是要抖落内心的紧张,然後继续说道:「我叫刑琅访,今天刚满三十五岁,目前任职於瀚霖大学人文学院公共行政学系专任教授,未婚、无不良嗜好、收入稳定,家中父母在国外从商,还有一位即将上国中的弟弟,是你的学生。」

    听到最後一句话时,陆襄咛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她却没立刻回应,只是垂下眼,看着桌上那杯早已放凉的茶,指尖绕着杯缘转了又转,像是也在思索什麽。

    从小,母亲总是告诉她,凡事最重要的便是结果,而恋Ai的结果就是结婚,在开始恋Ai之前,就应该把对方的条件全都盘算清楚,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条件一旦错配,日後的痛苦便如蚁x蚀堤,终将溃决。

    虽然刑琅访身为教授,学识与品格都无可挑剔,但陆襄咛心中明白,父母对商人的偏见深植骨髓,是不会接受从商的亲家的。

    他们一生清廉任教,父亲是退休的教院院长,母亲曾任大学校长,家里的价值观根深蒂固:"读书人,不与利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