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那一天的沈博时(一) (第1/1页)
那一天沈博时,十八岁生日,沈家一家子在拓实集团五星级酒店为他隆重庆祝了一番。 回到家任冉送给他一个礼物,那是一本世界名著的原版书籍。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这么炼成的》,这本书其实在沈博时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了。 任冉选择在他十八岁成年礼上再送给他这本书,有着特定的蕴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任冉希望她的男孩子,能像主人公一样不断地去战胜苦难,战胜自己,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奉献。 书房里,沈博时笑着拥抱了下任冉,说:“mama,谢谢您的礼物,我很喜欢。” 十一岁的沈翡恩正处于青春期前兆,无比钟爱打扮自己,特别是对于任冉的各种珠宝首饰更是她的心头好。 鲜花一样的女孩子,贵重的珠宝首饰她也不可能佩戴出门。但她总会缠着任冉,“mama,这条项链您就送给我吧,实在是太美了。我就收藏着,等我长大了再戴。好不好嘛,mama?” 你瞧,今天晚上的翡恩手中又拿着一枚绚丽夺目的戒指了。 等翡恩连蹦带跳地走到任冉身旁时,任冉才发现她手中的这枚戒指是上个月在日内瓦和她老公参加慈善拍卖会时,她一眼就相中的戒指。 最终沈绍明花了六百六十六万美金拍得,那是一个由十颗小钻石包围着一颗十克拉心形黄钻的戒指。 这个 宝宝啊,最近真的一门心思都在首饰上了。 “嘻-嘻-,mama,这个新成员,我喜欢。真的好美啊……” 任冉脑袋瓜里还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保住这枚戒指,不被家贼夺走,谁知耳边却突然听到一个低沉磁性的嗓音,“这枚戒指,确实挺漂亮的。” 任冉原本纠结的一张脸,在听到沈博时的这句话时,明显绽放出光彩的笑意,“你也喜欢吗?博时。要不mama送给你。” 谁知,沈博时一脸老沉的回了句,“我又不是女孩子,不需要的。” 站在一旁的沈翡恩,冷不丁的也冒出了一句:“那你可以送给女孩子啊,哥哥。就像爸爸送给mama一样。” 任冉点头如捣蒜,无比认同女儿的观点,“对,对。宝宝说的没错,你十八岁了,很快,马上就有女朋友了。” ‘很快?马上?’ 沈博时:“……” 任冉笑得欢喜,“那我们就这么愉快的决定,这枚戒指就送给哥哥以后的女朋友。” 确实有点盛情难却,但这么精致的一个小玩意放在一个纯爷们房间里好像又有点格格不入。 沈博时随意找了个借口,“mama,要不你帮我保管吧,这戒指太小了,我怕搞丢了。” 任冉看着翡恩那爱而不得的小表情,真怕她以后会贼心不改,又捣腾来说喜欢这枚戒指,“要不,我们就把这枚戒指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吧,等到那日那时,你需要它,你再把它拿出来 。” 接着任冉蹲下身子,歪着头看着女儿的眼睛,摸着女儿粉嫩粉嫩的小脸蛋,问:“宝宝,你说藏哪里呢?你来决定好吗?” 翡恩抬起头环顾了下四周,叹了一口气回:“就书房吧。” 任冉疯狂地cue着女儿,希望能够消除她心里的那点不开心,“书房?书房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不错。就选书房吧。那藏书房哪里呢?能让哥哥一下子就能想得到。” 翡恩灵光一动,“书房除了书,还是书,那就藏书里吧。哥哥的名字叫博时,博的左边带个‘十’字,又刚好与‘时’字同音,那就从上往下数第十层的书柜,再从左往右数第十本的书。” “双十,好主意,我们家哥哥听清楚了吗?让我瞧瞧摆放在我们家书柜双十的是哪一本书。” “哇,是这本书啊,mama很喜欢的一本书了。” 沈博时看奥mama手上拿着一本孔雀蓝封面的书,名为《傲慢与偏见》。 任冉眉眼弯弯对一双儿女说道:“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我也说不清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见你怎样的风姿,听到你怎样的谈吐,便使我爱上你。’” 翡恩听了,睫毛弯弯眼睛眨呀眨,“mama,这句话听了怎么这么像求婚的台词?” “是不是挺浪漫的,我们博时要不要考虑下以后用这句话来求婚?” ‘女朋友’?‘求婚’? 沈博时没有答复,但是任冉 和翡恩还是一腔热情地将这个戒指夹到了书里面。 任冉边翡恩做着手工作业,她们把这枚戒指放在一个透明的小正方形透明密封袋里,叮嘱着儿子,“博时,你一定要记得取下这枚戒指哦,这是mama送给你的礼物。它会戴在一个女孩子手指上,那个女孩子就是我的儿媳妇。” 隔年,任冉车祸去世,沈家搬离森林山‘冉园’。 沈博时偶尔回到‘冉园’来到书房,都会想起他和mama的这个约定。 他会抬头看着书放着的位置,许久许久,他的眼瞳里带着莫名的哀伤,“mama,对不起,这辈子我可能都不会取出这枚戒指了,因为我可能终身未婚。” 那一年的沈博时二十二岁,虽然还是哈佛就读经济学专业,但已经开始接手拓实集团的工作了。 那一年,拓实集团已经将商业版图拓张到了港城。沈博时利用寒假时间飞了一趟港城考察那里的几家子公司。 拓实集团羽翼丰满,在港城的几家公司发展势头都非常良好。四天时间,沈博时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 位于中环的拓实大厦三十三楼,沈博时笑着对随行的总裁助理杨希说:“杨叔叔,我们提前完成任务了,还有五天的时间,要不我们飞一趟内地,看看大中国的名胜古迹吧。” 杨希开怀大笑,“行啊,人也不是机器,总要适当的放松下身心。” 都说三十年看上海,三百年看北京,三千 年看长安。 明日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