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时代_第三章 壬戌学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壬戌学制 (第1/2页)

    “呼……”前四条道路全部否定,余华深呼x1一口气,调整状态,头脑清明,看向最後两条道路,工业和科技。

    两者,选其一。

    工业。

    国家强盛离不开发达的基础工业,中华严重缺乏钢铁冶炼和军工武器制造等工业及相关人才,未来和前途是广阔的,但尴尬的是,五月之後卢G0u桥事变爆发,全国除大西南和西北,再无供工业建设和发展之地。

    时间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Ga0个锤子的工业。

    最重要的是,缺乏自保力。

    十岁小孩S出的子弹,和二十岁士兵S出的子弹同样致命,余华没有三头六臂,没有r0U身抗子弹的超能力。

    “我没有技术,没有人力,没有资源,Ga0不了工业。”r0u了r0u额头,余华轻轻摇头,不得不放弃,叹了一口气,用钢笔划掉工业。

    工业是重要的,放眼观世界,任何强国无不凭藉工业为基础,可以说,中华想要崛起,离不开工业。

    但是,余华无能为力。

    “前五条道路全部排除,就只剩你了,我小时候的梦想……”余华放下钢笔,一双眼眸凝视最後一个词语,心中思绪翻腾,有些期待,却有些担忧。

    科技。

    亦或者可以称之为科学道路。

    从小,余华就有一个科学家的梦想,受限於环境、家庭、天赋和充电数据线较短等因素,长大之後的余华,就再没提过自己的梦想。

    现在,余华望着最後一条无法排除的道路,即期待又担忧,凭藉脑袋里储存的信息和知识,余华有Ga0科学的底子,但余华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天赋和才华。

    常言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对於这句话,所有人无不提倡後者,要求学生们努力和勤奋,但他们绝不会告知,最重要的并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

    无数人与天才之间的差距,就差在这百分之一上面。

    “科学……”

    余华双眼凝视着笔记本,深呼x1一口气,目光之中透出坚定而神圣的光芒:“既然只剩这条道路,那就好好奋斗,这是一个燃烧自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充满屈辱的时代,为了祖国,为了先辈们,也为了我的梦想。”

    话语坚决,眼含星辰。

    既然回到这个g革命的年代,这个燃烧自我的年代,余华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不怕Si,Si亦无惧,可他明白自己这颗脑袋的价值,总归该做些更加有用的事情。

    科学。

    这是一条正确却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正确在於未来,艰难在於天赋和背景,作为学渣,余华自知天赋不够,且在这个时代求学之路非常艰难。

    但是,无论多少障碍,不管前方充满多少艰难险阻,一定要走下去,必须要走下去。

    唯有科学,能够改变一切。

    唯有科学,能够发挥余华穿越者身份的最大价值。

    唯有科学,能够令祖国和民族崛起。

    西方国家为何强大?

    弹丸之地的日本为何敢侵略中华?

    为何?

    中华积弱而落後,只因科学落後。

    骑兵永远无法抵挡坦克,

    步兵永远无法直面机枪,

    来自科学层次的碾压,任何计谋和手段都无法撼动。

    要让祖国和民族崛起,少受点苦难,就离不开科学。

    余华自知天赋不高,自身绝非天才,Ga0科学b不了那些鼎鼎大名的学术界和科学界大佬,可有总b没有强。

    “我有着未来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但Ga0科学,我的知识储备和积累量还不够,接下来,我要先获得高中毕业证,再考上国立清华大学,进入西南联大,如果顺利的话,我希望能够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名额,前往美国留学,获得名声和知识,掌握先进而尖端的科技,如此一来,日後才有话语权。”余华根据脑海之中的记忆,很快制定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Ga0科学,Ga0学术研究,如今一穷二白属於标准农业国的中华,是没有这个基础的。

    放眼世界,在二战即将爆发的这个节骨眼,唯有美国适合。

    接下来的目标——

    第一,考上国立清华大学。

    第二,进入西南联大,参加国立清华大学留美招考,尽可能获得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资格。

    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资格,这是出国留学之中最顶级和最具地位的留学方式,属公费派遣,鼎鼎大名的北大胡适,便是第二批庚款留学生之一,排名第55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