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太孟浪了  (第2/2页)
中不由感叹,其实宣王侧妃压根就不需要他来壮什么声势。    京中人好追捧新鲜事物。    尤其这庄子上的东西,样样精贵!便更容易受人追捧了。    只怕庄子一开,登门的客人自会络绎不绝。    等吃完了点心。    薛清茵又一拍手,让人送上了茶水。    “这是……茶?”林老爷疑惑出声。    薛清茵点头。    林老爷为难道:“这未曾烹制,想必定是苦涩难当,这如何下口啊?”    薛清茵催促道:“且先试一试。”    林老爷自然是很给面子的,心道就算是苦如药,他今日也饮了!    他举杯就要仰头喝下。    “等等,一口一口浅浅抿就是了。”薛清茵好笑地打断了他。    这怎么跟喝药似的?    林老爷点点头,不等他动。    那厢宁確却更是捧场,已经低头浅抿了一口。    他随即放下杯盏,沉声道:“为何不觉苦?涩味也极淡。一口滑入喉间,却是齿颊生香。……似兰香气。”    薛清茵几乎掩不住得意之色:“好喝吗?”    宁確道:“绝佳。”    林老爷一听,心道宁公为人,绝不会撒谎!    他再不耽搁,连忙举杯抿了一口。    水微烫,但能入口。    那淡淡香气,自然而然便从口中生出。    林老爷是养兰花的好手,他惊奇道:“不错!正是带兰花香气!”    林老爷忙问:“是烹煮时加入了兰花?”    薛清茵命人送上一个茶包。    那茶包精致,外头还是柳修远亲笔写的“伴手礼”三个字。    薛清茵道:“你们可以将它带走。”    林老爷忙拆开茶包,里头的干茶叶却也带着兰花香气,闻之竟叫人心旷神怡。    林老爷喃喃道:“这是如何做出来的?”    薛清茵道:“简单,却不能说。”    “是是,此乃商中机密。”林老爷应道。    “似是蒙顶之味。”宁確沉声道。    薛清茵点头道:“宁先生博识,此为蒙顶甘露,带了兰香气后,便称之为兰妃。”    有诗人作诗称蒙顶甘露为“人间第一茶”。    大梁朝也有人喝这个,只是喝得少。    因为它贵!    “蒙顶远在剑南道,自古入蜀难,要采到此茶不易。”宁確又道。    薛清茵夸他:“先生识货。”    薛夫人听到这里,也很是惊奇。她女儿何时这样厉害?这样的名贵东西也能弄出来?竟然还带什么兰香气!    她不由问:“是茶庄上的茶吗?”    薛清茵摇头:“茶庄已不在我手中,阿娘忘了吗?”    1    薛夫人面露不爽,想起来是给了薛清荷。    薛清茵道:“这是赵国公府上为我寻来的。”    薛夫人面色一舒:“还是他们为你着想。”    薛清茵点点头,对这话很认同。    赵国公府还是很慷慨的,她但凡有事说上一声,赵总管便连忙亲自去为她张罗了。    林老爷闻声心下感叹,这宣王侧妃结交起朋友来,也并不输他啊!    只是……林老爷道:“此物珍贵,若随手送人,岂不是吃亏。”    薛清茵心道时下没什么“赠品”的概念,不知“赠品”的作用便是让人花出去更多的钱。    她摇头道:“林老爷信不信,若有此物,反能叫客人花更多的钱,叫京中人以能得到此‘伴手礼’为贵!”    林老爷纳闷:“物不应当以稀为贵吗?”    1    宁確倒看得分明,他道:“林兄忘了吗?要入庄子本就不易。”    林老爷回过神来:“啊对!倒是忘了!能入庄本就稀奇了。此物叫什么?哦,伴手礼。这样的伴手礼,便是他们到过这里的最佳佐证。    “想一想……若是招待客人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取出来煮上那么一壶茶。当对方问起,才说是庄子送的伴手礼,只有到过庄子的人才能拿。    “这便极风雅地,且堪称不动声色地炫耀了一回,虚荣心自然得到满足。”    林老爷越说越激动。    宁確点头:“不错。”    这位姑娘很善把握人心啊。    如此聪明,若是他的女儿……    宁確心头一惊。心中连忙暗道,此念头孟浪了,太孟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