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 房子钱有了,又该打井了 (第2/2页)
“二伯父他们不是说还得等上十天半月!”林子瑜也去村里打听过,不过真的再等十天半月这些玉米肯定都老了。他们家种了两块旱地的玉米,因为养了鸡鸭得留一块地晚点收,其他的嫩玉米他们打算来做点吃的,拿到镇上去卖。 没有那么多地,就得做点生意赚钱买地,光是做村子里的生意还是不行,林子瑜和祁衍商量许久,最后得出结论是去镇上卖。 至于村子里的话,就一周卖两天,其他五天都去镇上卖。当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村子里的乡亲时,不少人不赞成,背着说了不少坏话,但林子瑜和祁衍压根没有放在心上,依旧怎么想怎么做。 就像他们决定在这几天把地里的嫩玉米收回来一样,对于村里人一副看傻子的眼神见怪不怪。 明晃晃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站在地里掰着嫩玉米的林子瑜满头大汗,清秀的脸蛋晒得红扑扑的。 负责背玉米回家的祁衍也累得汗流浃背,可他毕竟身强力壮,来来回回十几次也还是挺有精神的。 两天的时间他们将一地的嫩玉米都搬回了家,没有进行改良的玉米个头不是太大,但那玉米独有的香甜味倒是不错。 为了吃上嫩玉米,林子瑜特意让方耀小哥儿从喜乐镇带回两斤排骨,把嫩玉米用刀子宰成几截,然后把排骨焯水后放在一起闷煮,半个时辰后就能吃上清甜美味的玉米炖排骨,他还特地给方耀小哥儿家端了一碗去,回来还拿着方耀小哥儿给的一大碗红果子。 回到家的林子瑜看着堆在屋子角落的嫩玉米,心里特满足,明天他们就要做新的美食,玉米饼,用桐子叶包裹着蒸煮。 也可以直接水煮了整根卖,这里的人都习惯让玉米长老,根本不会想到嫩玉米会更好吃。 特意去铁匠铺打了口煎鸡蛋饼和炸油条油饼的铁锅,花了他整整十两银子,不得不说古代的铁实在是贵的离谱。 第二日,推着一辆简易版板车的两人天不亮就往镇上走,天亮时也刚好到了喜乐镇,一眼看去还很冷清的镇子,已经有不少早点铺开门做生意了。 交了租子,两人来到固定的临时摊位,然后两人将东西慢慢搬出来,早就揉好的面团摆放在木桌上,而祁衍则支起了那花了重金的铁锅。 铁锅下面是那种可以直接燃烧的无烟碳,一大壶油倒了一大半,随着油温慢慢升高,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一旁的林子瑜就开始往里面下油条和油饼。 好闻的油香味很快就在空中飘散,引来不少好奇的路人。 “老板这是卖的什么?好香?”有个小厮打扮的童子上前问,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油锅里已经金黄的油条和油饼,嘴巴忍不住地舔了舔。 “黄金饼,黄金条,饼子里面有鸡蛋和rou要贵些,十文钱一个,黄金条不贵,五文钱一根”林子瑜笑脸盈盈地解释,他特意把油条做得大些,不然五文钱一根会让人觉得不值当。 “可以尝一尝,觉得好吃再买!”早就炸了几根油条和一个大油饼的林子瑜,用小刀切成小块儿,然后在上面插着竹签。 没有人能抵挡这种油炸的东西,那童子尝了油条油饼后,一脸兴奋地喊道,“老板,给我三十根油条,三十个油饼,还有旁边的甜甜饼也来三十个” 他是大户里的小厮,压根不担心自己买多了,府里那么多人要吃。 甜甜糕就是玉米饼,个头只有林子瑜拳头大小,卖的散文钱一个,适合喜欢吃甜食的老人小孩还有姑娘小哥儿们。 一开张就接了个大单,林子瑜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还特别给那个童子一样送了一个,希望他下次又来。 “老板给我来根黄金条,还有黄金饼,我带走!”紧接着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也开了口。 “祁大哥,你给这位大哥装一下”他们的食物都是用专门买来的油纸装的,两文钱一百张,特别实惠。 “小哥儿,给我装两个甜甜饼,还有两根黄金条” “我要五根黄金条,两个黄金饼……” 有人买了就当场吃起来,那油香味和面皮的香味,再加上鸡蛋和rou在口腔里融合,完全被那绝妙的味道捕获。 觉得不够又返回去买,排队的人多了,这油条和油饼的名声就彻底打出去了,他们带来的东西足足一个半时辰就卖光了。 至于用来炸油条的油也不会浪费,可以带回去做炒菜或者其他食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