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首日(十四) (第1/2页)
只有一剑。 收住,收住,收住。 不用全放出来,不用。 一丝就好,给我一丝,杀他只需用一丝。 不管如何,至少,现在,此刻…… 我绝不能死在这里! *** 九千九生生怨母殿前,剑吟激越之时—— 三岛十洲向东三百里。 东大封,归墟。 此地封印三灾之水灾,需大司命亲自镇守,更有国殇义士所组天军,驻守大壑边,与从归墟下爬出的妖魔交战,一年四季不断。 因大陆上的动乱,天地平衡岌岌可危,义士们面对的压力也越发大了。 此黄昏之时,归墟之上只见海水倒卷,电闪雷鸣,忽然间,像是底下有个大火炉一样,整片海域的水都沸腾了起来,里面游动的妖魔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就给煮得通红。 义士们慌张升空,望向以滚滚黑云压在归墟上方的大司命。 大司命睁开眼睛,往下一扫,感到奇怪。 “水灾,变虚弱了……?” *** 同在剑吟激越之时—— 南桂城向北近两千里,蜀道。 连绵山脉环绕整个蜀州,想要进出只能通过蜀道和水路。 那是沿着峭壁而行的悬道,却有不少马队,还有力夫挑着担子,推着板车,在上面行走。 这些悬道嵌入柱子和支撑的地方,可见明显的剑痕。 而悬道上方百尺处,云雾缭绕间,隐约有铁索在晃荡。 五六个剑阁弟子,刚刚做完修缮蜀道的修行,排成长队在铁索上行走,突然感到手中长剑在鞘中震动。 有四个剑阁弟子,因此分心看剑,脚下动作一缓,顿时给狂风中震震的铁索给抖了下去,只在缭绕云雾间,留下数声惨叫。 而剩下两个在铁索上站稳了的剑阁弟子,一边为同伴的遭遇心悸不已,一边握紧长剑,加快速度,连连跳跃。 然后又掉下去一个。 铁索上仅剩的剑阁弟子战战兢兢,总算抵达了一处虽在风中摇晃,但比铁索安全不少的平台。 那里已有几个师兄弟,看到他过来,站得更紧密了一些,给他凑出能站立的空位。 他们互相交换眼神,都猜出对方也有几个同伴掉下去了,便一起默哀了一番。 片刻,最后一个来到这座平台的剑阁弟子,被诸多师兄弟称为长明剑的任飞光,低声询问道: “刚才,你们的剑有莫名震动吗?” “当然震了!”其他几个师兄弟早就想讨论这件事,“大家的剑都震了!” 他们交换的眼神里犹带兴奋,压低声音交谈: “是哪位道主拔了剑?” “我猜是金牛道主,这里距离金牛道最近。” “不不不,这回的震动短而急促,分明是荔枝道主的剑意!” “相似的还有连云道主吧,我倾慕她剑意很久了……” 任飞光摸着下巴,参与进讨论,道:“有没有可能是剑主的剑意呢?” 他的师兄弟们有理有据地反驳他: “怎么可能是剑主的剑意?” “虽然剑主已几十年不曾全力拔剑,我们这一代剑阁弟子只能在剑门关的城墙上感受他过去留下的剑意,但他的剑意绝不会这样短——” “会吗?”任飞光仔细回忆他从自己手中剑震动中感受到的讯息,“方才那道剑意,与其说短,不如说快,快到了我们的剑都反应不过来,而且,出剑之人保留了许多……” 很可能剑都不曾完全出鞘,只拔出了半截,不,大概只有两寸?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一个师兄摆了摆手,“保留出手,还能引得我们的剑跟着震动?你真的以为是剑主出剑吗?” “是长明太想见到剑主出剑了吧?”另一位师弟悠然神往道,“我也想感悟一番剑主的剑意啊。” “可惜,想要剑主全力出剑,只有西大封破这一个可能吧,哎。” 几个剑阁弟子纷纷感叹,却不知,继续沿铁索继续向上,甚至越过了他们平日居住的剑阁—— 秦岭最高峰,太白。 这座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1的雪峰上,他们方才讨论的大人物们,也在“说”同一件事。 十来道剑意交汇于此,变化不休,以此相隔数里数十里交谈。 这十来道剑意,正来自蜀道剑阁中的金牛道主、子午道主、连云道主、荔枝道主2等人。 “方才是谁?” “老牛不是你?” “他娘的明显不是老子好吧?你眼瞎啊!” “我怎么感觉有点像公子朝霜……” 荔枝道主此言一出,除了他之外,交汇在太白峰狂风大雪中的剑意,纷纷停了一瞬。 而矗立太白峰顶的灰发白衫男子,终于睁开眼。 分辨不清男子的年龄,好像很年轻,深邃眼眸中却又藏着许多岁月。他发束单髻,不戴巾帽,脸型方正,眉眼如锋,只有右眼下一颗红痣,稍稍给这份锋锐添加了一丝柔和。 他身材精壮,胸膛宽厚,雪白劲装隐约勾勒出坚硬的线条,背脊笔直如他手中长剑。 此人,便是剑阁之主,谢峥嵘。 若阿晕在这里,定会奇怪,他家朝霜与这男子分明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