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家中来客、日常 (第2/2页)
与此同时,方南在外面喊道:“酒来了,你俩干啥呢,赶紧过来。” “南哥,你那《十三经注疏》是古董?里面讲的什么?” 走到外面的黄博好奇道。 “马未都送的,鬼知道是不是古董,这书就是对《诗经》、《易景》、《尚书》等13经的注解,看了玩。” 给黄博解释了《十三经》,方南顺势给两人面前各自摆了一瓶茅台。 “一人一瓶,想喝再多没有,少了也不成。” “我估计够呛,黄博等会带一点。”林浩主动认怂。 娱乐圈少有不能喝酒的人,他的酒量其实也不错,只是怕喝迷糊了忘了正事。 “随便吧,吃饭。” 方南夹了块应该来自于全聚德的烤鸭。 “南哥,《绣春刀》票房咋样了,能延期?”干完一杯酒,黄博问方南。 “票房8000万,还行。再有几天下画,大片太多了,不可能给延期。” “今年的暑期档打的太激烈了。” 林浩感慨了一句,一脸激动的又道:“你们看《变形金刚》没?我糙,视效真的牛逼,从《泰坦尼克》到《变形金刚》刚好10年,好莱坞的视效制作在大踏步前进。” 他是一个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导演,出发点也是单纯的认为电影整体制作水准提高了。 所以反倒没有像方南一样焦心国产特效落后。 好莱坞电影也是电影嘛。 电影属于全人类。 “我看了,确实牛逼!南哥,你的《刺杀家》能达到这种视效?”黄博好奇道。 方南抿了口酒:“那达不到,做到国内第一没有问题,慢慢来吧。” 三人就这么一边喝一边聊着,直到黄博两耳一竖,听到院子里有拖鞋声,发现披散着湿漉漉长发的高园园,气氛一下更热烈起来。 坐实方南、高园园同居的新闻放到外面,那绝对是超级爆炸、大热门事件。 方南可是无数女性公认的国内第一单身钻石王老五。 他本身有才华【国际大导演】,钱也海了去【多家公司】,这么一个人,圈内外惦记着的单身女性可太多了。 如果发现方南被高园园拿下了,新闻会是啥样真的不敢想。 “南哥,高园园吃了没?叫来一起吃吧。” “是啊是啊。” 黄博、林浩两人一唱一和之间燃起了汹汹的八卦之心。 “估计会嫌油腻,我问一下。” 方南走到餐厅门口:“园园,林浩、黄博带了些烤鸭过来,你要不要卷两片?” 高园园瓮声道:“我带了些蔬菜过来,等炒两个青菜再过去。” 一盘青菜、一盘番茄上桌。 黄博、林浩两个人精对着高园园就是一顿夸。 方南无语道:“别装蒜了,赶紧吃吧,你俩估计早就猜出来了。” “不会吧,我隐藏的应该很好啊,上回在家里吃饭,我吃完还特意出去溜达了一圈才回来。”高园园一脸不信。 “全国都在怀疑你们的关系,我们俩也是今天才坐实。” 黄博嘿嘿笑了起来,林浩也是猥琐的一咧嘴。 “心里有数就成了,暂时没想对外公开。”叮嘱了一声,方南懒的再聊这些,看向林浩:“你们今天来光为小聚、喝酒?” “对了,差点忘了正事。” 林浩心神一凝,从兜里掏出一卷装订纸递给方南:“新写的剧本,和《疯狂的石头》一样的套路,黄博这次当主演,十有八九能赚钱,你瞅瞅要不要投资。” “原来是报恩来了。”方南心领神会的接过剧本。 翻了第一张,剧本名《疯狂的赛车》印入眼帘。 1 和高园园一起草草翻了两页,他确定了投资。 诚如林浩所讲,《疯狂的赛车》就是《疯狂的石头》的姊妹篇,同样的插叙叙事、同样幽默的桥段,所以电影票房不会少。 “投了,你再找韩总聊聊,到时再看给我们两家多少份额。” 林浩一愣:“去中影?” “对啊,有中影的发行能力,这次至少把你推进亿元导演俱乐部。” 这下林浩激动了。 亿元票房导演俱乐部成员,内地才四个人,张一某、方南、冯大炮、陈凯鸽,他如果成为第五人,那就算是一步登天。 赞扬和美誉会接踵而来! “我现在就去。” 方南打包票,酒足饭饱的林浩激动的站了起来,一扯黄博出了餐厅。 1 客人走了,高园园收拾好桌子问院子里的方南:“你下午干嘛去?” “想呆在家歇半天,又想去北影厂瞅瞅。” “你喝完酒不能开车,打车去?” “打车?”方南一想又怕麻烦了,“那咱两伪装一下看电影去。”他提议道。 高园园甜甜一笑:“这提议不错。” 他们两人自从名气越来越大,好长时间没一起去过电影院了,想想还挺遗憾的。 电影院,情侣培养感情的胜地啊。 方南先出门,在银锭桥等了一会,高跟凉鞋、戴着圆形的编织帽子、一身蓝色连衣裙的高园园背着手袋找了过来。 可即使她穿的足够生活化,依旧引得路人频频转头。 尤其是巧笑嫣然的和方南站到桥边上后,回头率那就更高了。 1 “气质这玩意藏也藏不住啊。” 方南心里暗赞了一声,嘴上却埋怨开了:“穿裙子干啥,穿个牛仔裤啊。” “我没带牛仔裤过来,怎么穿?” “这也怎么看电影?”方南郁闷。 他正琢磨哪家电影院带有VIP包间,高园园道:“那我们去老天桥那块的三里屯剧场看相声去,里面有包厢,就不知道有没有被提前订了。” “也行,那玩意看的人不多,走。” 方南握住高园园柔荑的同时,恶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液,心道:“我羡慕死你们这些路人,和看的!”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是对京城老天桥的真实写照。 但没人能想到,三里屯剧场有一天会因为一个叫郭德刚的人,和一个名为德云社的组织,而被全国喜爱相声的人熟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