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那年那兔》 (第2/3页)
是被握在赤发鬼的手中。 “小彤演的不错啊,一脸紧张嘛。” 导演棚里,方南对关小彤的父亲笑道。 “她怕高,估计是紧张了。”关父拆台道。 两人正说着,现场导演黄伟明叫停了拍摄,陈昆头上的帽子歪了。 拍拍停停,第一个镜头在午饭到来前终于完成,方南松了口气,第一天开拍,半天就完成了一个几秒镜头很不错了。 镜头转给十三剑客,陆青当即带人着手制作、渲染,方南正旁观着,助理说张一某和韩总探班来了,方南一抬头,两人联袂走了进来。 “你这工程太大了,太大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拍。” 张一某进棚后,一脸感慨道。 显然已经在外面逛了一圈。 方南一边和两人握了握手,一边笑道:“中影、博纳、光线几家投了那么多钱,我总得让韩总、于东他们几个看到点实质东西啊。” 说着,他引导两人到了监视器前:“坐,坐,等会就在这吃,第一天开机,伙食比好好!” “上面这一排电脑干什么用的?”坐下后,韩总指着固定在导演棚上,画面一动不动的电脑好奇道。 方南:“就是日常的摄像头,没啥用。” “这是拍了一条,正在渲染是吧?”张一某指向不远处陆青等人面前的电脑。 “对诶,早上就拍了这一条。”说完,方南喊陆青道:“陆青,韩总和一谋导演探班来了。” 陆青起身和两人寒暄后,再次坐了下去。 与此同时,黄伟明领着演员、负责拍摄imax镜头的老外进来。 张一某和韩总一下子成了好奇宝宝。 方南没办法,只能以自己的阅历结合两个老外的回答,给两人一一解答。 “3d相机和普通相机不一样的是有两个摄像头,就相对于人的两只眼睛。” “imax是为了巨幕清晰度,陆青他们给赤发鬼做了几万根头发,这效果只有在imax4:3的银幕上才能得到良好体现.....” 韩总一脸不忿:“就这相机租一天要几千美元?胶卷也得租他们的?” 方南笑道:“是啊,没办法,人家有我们没有的技术。看见没,都当宝贝,拍完就要抬回棚里守着,这玩意大几十斤重。” “这特么的。” 韩总爆粗口嘟囔了一声,张一某赶忙接过了话茬:“但国内现在几乎没有几块imax银幕,你别吃力不讨好。” 谷憉 方南会心一笑:“电影09年才能上映,到时应该多少有一些imax银幕。” 《阿凡达》国内上映时的空前盛况,方南非常清楚,当初可是放坏了好几张imax银幕。 所以他早就做好抢借东风的准备。 再就是,有些事情不能因为没有,而不去做。 反而就是因为没有,才要去做,一字之差,态度截然不同,后者充满锐意进取的精神。 这也是方南为什么要拍《刺杀家》的原因。 因为‘十三剑客’需要追赶、没有的技术太多,需要他去拍《刺杀家》从而‘十三剑客’等人去验证、学习技术。 “导演,放饭吗?” “放饭吧,给我们拿几盒进来,再装点汤。” 方南冲场务说完,助理适时拿出了饭桌。 吃饭途中,几人聊了会拍摄,又聊了会南方的大雪,最后得出统一结论,南方的大雪有可能形成雪灾。 08年的开头不是很顺利。 “你要做好准备,南边大雪再不停,国家估计要动用部队,春晚搞不好要临时增加节目。” 韩总出声提醒方南。 “我这两天有想过,也策划了一个方案,你们帮我琢磨琢磨能不能行?” 接下来,方南把制作一集《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事给讲了一遍,他的意思是,通过动画以及真人结合的方式宣传雪灾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片段,期间搭配歌曲《追梦赤子心》。 当然了,动画里可能插叙点历史。 兔子? 韩总嘴里的汤差点喷了出来。 这特么的什么诡异脑洞? 张一某也是一脸懵逼,春晚放动画片? 这特么的可能只有方南敢想。 1 “你自己琢磨吧,能不能过审没人能知道。” 韩总脑袋摇个不停,他琢磨让方南到时搞个主持人歌颂环节,谁想方南脑洞突破天际,要搞什么动画片。 方南也没坚持:“那我试试看吧,不行就换。” 吃完饭,张一某、韩总再看完方南执导的一条镜头后,满脸落寞的离开了。 和方南待在一起,他们感觉到了年龄差距,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的差距。 方南玩的一些设备,他们有很多都看不懂。 只能在心里暗叹“老了老了”! 接下来几天,方南一边和官媒保持着密切联系,随时收集感人图片,一边拍着自己的电影。 期间,他又接待了好几拨来探班的业内外人士。 赵本衫、徐老怪、陈可欣、林浩、大刘等等,圈内圈外除了华艺派,有头有脸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 1 甚至连周星星都来观摩了一天,晚上还请方南吃了顿饭,聊了许久电影方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