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 (第2/4页)
算成错的,我才六百四。” “没把握的经常只有你全对了,我看你是要上七百。” 班主任难得摇头哂笑。小家伙们,年纪轻轻的。演,接着演。 高考并非人生的决定性因素,但即便之后不顺利,此刻的他们,确实是同龄人中较大概率拥抱灿烂人生、做出不凡贡献的那一批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会为此骄傲。在班主任眼里,这些孩子,沾点实用功利主义的小毛病也无伤大雅。 “隔壁文科重点有两个出国的,咱班倒是没有。往年都有一两个的。” “国际环境越来越不好了……咱学理科的,在国内基础扎实了再出去吧。” 这些少年带着股理科学子的骄傲劲。工业现代化大国崛起的时代号召,让重理轻文的现象,在这中南部的轻工业城市的一类示范性高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出国未必不是条好路子,但当初分班有资格进入向阳班的,这两年下来也深深被“大国重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万般皆下品唯有数理分数至上”“名校情节”所洗脑。还有所谓的“理科鄙视链”。 这次填报的重点,男生们盯着数学、土木、机械、工程、物理与计算机,女生兴致勃勃考虑医学、化工、材料、生物等,也都各有交叉。 “范范,你说我能上清华土木吗?去年招我们省最低是710,我才估了690,好悬啊。”一个穿运动t恤圆脸少年面前摊着填报草稿,五平行志愿写的清华土木、北大土木,上交土木,同济土木和华西理工土木。志愿当然要有梯度,确保分数不够也有保底的学校。 被询问的“范范”是风亭边坐在栏杆上的一位穿白衬衫的高瘦少年。在炎热的放榜季节,是唯一一个还穿长袖衬衫的人。也不嫌热。 风吹扬着他的衣袂和清爽短发,他清秀苍白的脸颊哪怕晒着阳光也没变红,白皙如雪。他手边模拟填报的表格干干净净,一个字都没写。那修长洁白的手指无意识抓握又松开,露出一种在深思沉吟的模样。但仔细看去,那眼眸深处有不属于少年人的,深重的倦然疲惫。 他也是唯一一个不跟同学们夸张互演的学生,靠在风亭廊柱上,不时闭眼,似是没睡够。 眼下这些年轻同学们可看不出来区别,觉得“范班花”还没从高考的劳累中恢复精神。 本来就男多女少的理重班,一个男孩子长得比女孩子还清秀,教养好,性子随和温柔,体质怕冷。喊他“班花”,并不是嘲讽“娘”,而是他确实太好看。女孩子们觉得“班花”比“班草”更有趣,率先决定如此称呼,男生们嘻嘻哈哈笑过后也全数同意。算是高三魔鬼生活中的苦中作乐了。范乾津就这样成了市二中理重八班的“班花”。 不过他上辈子就不在意这种善意调侃的绰号,这辈子更是一笑置之。 他叫范乾津。上辈子,三十二岁的他,是宇派国际upa高级董事、法人代表之一,在icu里停止了呼吸。 而此时,十八岁的他,是宁枝市二中高三理科重点班,刚高考完的最优秀的那一批学子,正面临选志愿。 他身体里的灵魂并不是热血沸腾的十八岁,而是储备着深刻社会经验的三十二岁——是他最黄金璀璨、正处于上升阶段、却也吃尽苦头、深陷泥沼、横遭不幸的年岁……再次睁眼时,已经回到了当年十八岁高考之后,填志愿前的那几天。 这时空比之上辈子,在社会生态上有细小的变化。不过大部分依然维持原样。甚至让范乾津有种错觉——他或许是接受了另一个平行时空里自己的记忆。 范乾津花了好几天适应,验证了两件事:一是这个平行时空确实百分之九十五都和“记忆”中吻合,他拥有无可比拟的信息优势。二是他的身体确实如假包换是十八岁的,记忆却平白多了十四年。 自己就像从一场太长的噩梦中醒来……狂喜之余又心有余悸。如果“梦”中预示的是真,他拼上性命、为之牺牲的巨型商业帝国……原来有那样深的黑暗漏洞,把所有人推入毁灭的深渊,搭上了他自己的性命…… 范乾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重生或者做了个平行时空的大梦?,但他接受得心安理得。上辈子自己什么都没做错,事发后被迫力挽狂澜、拼死拼活、进icu、心跳停止——血亏到经济规律都要哭的程度。老天爷再拿一世补偿自己,证明天道也是讲公平的。 但老天爷的良心只能说不偏颇,并没有给他多余偏爱。 他没有重生到高考前一天,不能多考那几分;也没有重生到半年前,见不到爷爷最后一面;更没重生到十五年前,让父母躲过车祸。 只重生到高考后的第五天,唯一能改的,就是志愿。 “范范!范范!”李敏奇知道他并不是真的要睡觉,只是在走神,喊了几声。范乾津这才回过神,温言对他道:“如果你不喜欢城市设计,最好不要报土木。” 高考结束放空了十多天,李敏奇再次见到范津乾,约出来轧马路闲逛吃饭,范乾津时而心事重重,偶尔会魂不守舍,问在想什么却又推说只是累劲还没过。再也不提生化环材,而是说起了财经方向。李敏奇便以为他是要报数学或计算机。 李敏奇也不多问,在他看来,范乾津爷爷病逝,他能把这半年按部就班撑下来,正常发挥高考,已经很不容易了。 奇怪的是,却每每又有如释重负的微笑,不自觉浮现在范乾津那清秀脸上。这不是李敏奇第一次听到范津乾劝他别报土木。“小奇,要不然试试报地质?你一直喜欢的。” “地质是文科啊!”李敏奇被烫到一般,似觉很好笑。在他心目中土木是个恢弘伟岸的概念,重工、巨大的制造业,在深海或高山中钻探出天堑通途……相较之,确实对城市设计没概念,但为什么就要舍弃土木而报地质呢? 李敏奇又问:“范范,你是不是被辐射学的软文章忽悠傻了?地质?找特种矿石吗?那是小概率事件了,这十几年来也没新增多少变异人。这专业前景就是基因工程的一个小分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