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北飞傍谁? (第1/2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北飞傍谁? 荣世祯说道:“圣驾在春锦最为稳妥,何故大费力气迁来碧霄?” 那信使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说道:“此乃皇上御书,王爷一看便知。” 荣世祯急忙接过启开,只见高应麟笔锋清隽有古风,先是问了荣世祯在前线好不好,接着写道本朝因循祖宗制度,广纳四海勋贵英才,怎奈党争肆虐,祸乱朝政。高应麟身在云南,见地方供应不暇,滇官苦不堪言,早有移跸之意。 荣世祯读到此处,心中甚不是滋味儿:“原来他早就想走了。我将他留在云南,本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可他待得并不好受。”手持密函站起身来,独自走到屏风下继续观看。 高应麟那密函上接着写道,他虽然想要离开云南,可高氏宗族及京派官员贪恋云南物产丰厚,还能避开关中战火,因此极不情愿离开春锦城。高应麟每每提及移跸,宗亲下官阻挠甚厉。滇派官员则怕走了皇帝,荣王爷回来怪罪他们怠慢圣驾,也跟着一起劝阻,因此总是不了了之。 荣世祯想到:“三伯上次遣孙老师来请我回云南,兴许也是为了此事。皇上要走,大伙儿各怀鬼胎,却都不好明说。” 再往下看,高应麟写道去岁寒冬,西北多个郡县受了雪灾,黎民无米下锅,苦不堪言,星迢城报与春锦城朝廷求助。 高应麟欲调朝中钱粮往西北救灾,内阁却说荣元联军在前线打仗,所费甚巨,国库空虚,无钱可拨。 高应麟又着六部节流出资,各部先是都报没钱。高应麟将六部尚书召入行宫,厉言申饬了一番。荣氏一族又带头捐了一笔款子,六部面子上过不去,这才凑出了一笔钱粮,由高氏宗亲子弟任赈灾钦差,快马运往星迢城。 高应麟派了几名亲信太监,跟去西北督察赈灾情状,不料太监回报,说这些高氏宗亲子弟安于享乐,奢侈成风,一路上命各地衙门百般供奉接待,耗费地方财物无算,官民有倒悬之苦,敢怒不敢言——赈灾钱粮在这群宗亲手里就贪了三四成。 比及到了星迢城,西北吏治腐败,盘剥更为严重。可叹高应麟费心筹谋,灾民锅里倒没见到几粒米。 高应麟大怒,借着西北赈灾贪墨案的由头,风卷残云般处置了一批高氏宗亲及京派官员,为首者斩首抄家,从者或是下狱,或是贬谪,这一来,京派气焰登时馁了不少,滇派大为称快。高应麟身为人君,至此方显杀伐明断之雷霆威严。 后又得知伪裕朝释放了太皇太后,荣王爷已派人将太皇太后送到了碧霄。高应麟再提出要移跸碧霄,宗室百官不敢再违拗。 朝中好些大官不愿随驾,也有那装病不出的,也有那丁忧服丧的,也有那借故迁延的。 高应麟又传下号令,凡朝中有品级者,若不能随行碧霄,须得归还冠带告身,终身再不录用。百官慑于天子严令,再不敢阳奉阴违。 荣世祯看到此处,心想:“我云南自古由滇人自理,朝廷无为而治。皇上离去,高氏宗室、京派及滇派重臣都得伴驾,到了碧霄城是一番新天地,留下云南恢复旧观,也是皇上的心思。” 这时大帐外隐隐传来人声,原来平南王军诸将听说碧霄来了信使,皆来求问太皇太后是否凤体安康。 荣世祯高声道:“我就来!”赶紧看向密函末尾。 高应麟写道,他这一遭移跸碧霄,必会招致大盛军不满,但等荣元联军打下了京城,他自会再迁往京城。如今他到碧霄来,便有敦促大盛军北下之意,也免得火狮子利用平南王军收服了中原,就推三阻四不肯再往京畿卖力了。 荣世祯收起密函,传得诸将进来,将来龙去脉略讲了一遍。诸将有的道:“皇上此举大为贤明,人人都知春锦城中滇派与京派斗得不可开交,这回朝廷迁到了碧霄,接近前线,百官要想保住性命,就得齐心协力辅佐国是,支援前线。党争不灭而自消。” 有的却道:“未必。朝中许多大人道貌岸然,并无经国济世的真才实干,一辈子只会争权夺利、攻讦内讧。到了碧霄城,那可是火狮子的老窝,山险水恶,人心莫测,只怕斗得更厉害!” 荣世祯说道:“朝廷便如个大染缸,祖制若是不改,换了谁跳进来,都不能专心理政。” 有人问道:“小王爷是说,咱们也要像裕朝那般,撤了内阁,削弱六部,不再分封地方,天下大事汇聚到宫中,都由皇帝一人自理?” 众人都道:“萧在雍又要效仿我大恒制度,又将大关目改得如此蹩脚,必不能成事的。”“他原要事事自理,可又忙不过来,只得委任萧氏一族参与议政,一家子人有贤有愚,难道就不会内斗了?”“萧在雍换汤不换药,说不定到头来还不如大恒呢。” 荣世祯说道:“皇上在碧霄能亲自指挥战事,对国事十分有利,云南也可卸去了重责,此乃皇上顾念。”在场大将有出身摆夷族者,笑道:“别人我不敢说,家里诸位土司老爷,可该高兴得放鞭炮了,喜得冤家离眼睛。”荣世祯瞪了那人一眼,那人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诸将又议论道:“此事虽好,却不能叫火狮子知道。”“什么话?连我们都知道了,火狮子能不知道吗!”“皇上御驾还未出宫,只怕就有耳目神快马加鞭来报与火狮子了。” 荣世祯说道:“我叫你们来,就是要商议如何压服——”忽然两个军士奔入帐中,急道:“靖武王带了好些人冲进我军营地了。” 荣世祯一咬牙,暗道:“来得好快!果然他消息灵通,竟与我几乎同时接报。”当下率领诸将出来观看。 只见风黑云低,雪飘点点,大盛军诸将一阵狂风似纵马而来。 元枫漪身披轻甲,未带兵刃,他的坐骑还在奔走,他已一骨碌滚下马背,大步走到荣世祯跟前,说道:“我要与你单独说话。” 荣世祯向部下们点了点头,元枫漪不发一言,一头撞开了门帘,两人入得帐内,元枫漪脸色铁青,低头问荣世祯道:“你是不是预先就知道了?” 高应麟直到木已成舟才与荣世祯报信,显是不愿荣世祯难做人,将恶名都由自己承担。 荣世祯却不愿做这个无知好人,只反问道:“知道又如何?” 元枫漪大怒,说道:“你……你真的早就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