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默问神霄 (第2/2页)
薛氏送进庙里就立即出来,谁也不许在里面多待。” 当下荣、殷各率领三十精兵,殷总兵亲手将薛氏扶下了马车,送入玉皇庙中。 众护卫高举火把,火光照耀下,只见玉皇庙的前殿一片昏暗寂寥,那雕梁画栋上的油彩业已剥落,西风吹得门板吱吱呀呀,时开时合。前殿摆着三座神像,从头到基座都用破布裹住了,香案上遍布灰尘,不知供奉的是哪一路神仙。 穿过庭院,到得正殿。匾额上写着“神光普照”四个金字,殿内彩幛飘摇,宝座上供奉着昊天玉帝的神像。 殷总兵吩咐手下打开门户,到处搜查。平南王军在旁监视。 荣世祯则安顿薛令淑在莲花蒲团上坐下。薛令淑凝视着荣世祯,忽道:“世祯,你是我大恒朝唯一的栋梁肱骨,大恒江山的前途都指望在你身上了。” 荣世祯面露微笑,谦逊道:“我不过是在皇上鞍前马后听命行事罢了。” 薛令淑说道:“你们君臣如此相得,乃是大恒朝的一段佳话。应麟身边还剩下个你,是他的幸事。” 荣世祯笑了笑,细细用袖子揩去了四周的尘土。 众庆州守军精兵在大殿中巡查了一圈,奔回原位道:“庙里一个人都无。” 殷总兵说道:“神像背后可看过了吗?别出什么岔子。” 几个精兵跳上神台,用兵刃四处乱拍乱打,显是担心荣世祯在玉皇庙布置了什么暗兵,要把薛氏悄悄劫走。 平南王军精兵看不下去,说道:“人在做天在看,你们就不怕遭报应吗?” 殷总兵不去理会。薛令淑则对周遭一切都不放在心上,她望着门外夜空中月色朦胧,一片愁云惨雾,忽低声道:“我已经好久没看见外面的天了。” 荣世祯心中一酸,从前每次见到薛令淑,哪怕是身处困顿危险之中,她仍是有一股大恒国母的凌厉气势,今日见来,薛令淑却总是魂不守舍,似乎精气衰弱到了极点,料想在肃幽高墙必受了极大折磨。 西风吹得殿中彩幛飘飘摇摇,斜长黑影在地下掠过来,掠过去。薛令淑望着那若有若无的残月,喃喃道:“近来我常梦到应源……就是孝哀东宫,我梦见他抱着我孙儿兆珣,一起来给我请安。” 荣世祯微笑道:“孝哀帝在天为神,一定盼着娘娘早日脱困。” 忽然啪嗒一声响,一个庆州守军精兵从神像背后的天宫雕花屏上,猛地打下了一大片灰尘,呛得众人不住咳嗽,纷纷跳下了神台。 荣世祯挥袖扇了扇风,薛令淑眼神飘忽不定,说道:“在我的梦里,兆珣身上都是血,我问他:‘乖孙儿,你是不是痛得很?’兆珣一说话就满口流黑血,把他急得呜呜哭了起来,眼里掉下的泪也是黑血。” 荣世祯眉心微蹙,低声道:“小皇帝为jianian人所害,臣等必肝脑涂地,以报国仇。” 薛令淑置若罔闻,接着说道:“应源在旁边看着,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就轻轻唱歌哄兆珣,唱着唱着,他们俩就一起消失不见了。后来我又做了几回差不多的梦,每次醒过来一想,我自己的歌声,听着好像哭声……” 荣世祯无言可对,心想:“娘娘一向强势,何故忽作这等鬼魅阴森之语?似乎不太吉利啊。”今晚迎回太皇太后的喜悦之情,俨然浇灭了大半。 殷总兵说道:“荣王爷,我们四处已经查看明白,咱们出去罢。” 荣世祯点点头,对薛令淑说道:“请娘娘在此略候,我们都守在外面。待得俘虏交接完毕,臣就接娘娘去显德。” 薛令淑忽然闭目低声道:“我只恨当初轻信了他……” 荣世祯说道:“那……那也不是娘娘一人的错。” 薛令淑面露苦涩之情,荣、殷等人退出殿外。出了玉皇庙,荣世祯下令交接俘虏,平南王军监视着一队队俘虏走入庆州守军阵营,庆州方则有条不紊查问军籍,登造名册。 荣世祯心中挂念太皇太后,不住回头看向玉皇庙内。 殷总兵说道:“平南王若是也怕冷,不如进前殿等一等。” 荣世祯说道:“你不怕我带太皇太后提前跑走了?” 殷总兵微笑道:“你只在前殿坐着,你的手又伸不到正殿去。” 荣世祯哼了一声,他也真担心薛氏一人出什么差错,能离得近些,听一听声响也是好的,当下独自走入了前殿。 前殿门窗大开,双方人马就在数丈之外,火光荧荧飘动,满殿皆是浮动光影。 正殿听来无甚动静,荣世祯稍稍放下心来,在前殿来回踱了几步,忽见案上散落着几根线香,便拈了三根还算完好的,从怀中取出火折子,逐个点燃了香头。 他将线香举在手中,闭上眼睛,对着那以布遮挡的三座神像,在心中默默祷祝。 殿外的俘虏人群兀自不住走动,军官不时吆喝几声,愈发显得殿内无比幽静。 荣世祯闻着淡淡的香烟气味,心里头一团乱麻,忽而想着眼下战事,忽而想着来日国运,总是无法定下心来许愿。 正神迷意乱之时,忽然背后响起一个温和清朗的男子声音,低声道:“当心,香灰要落了。” 荣世祯两耳中嗡的一声巨响,刹那间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不见了,心想:“是他吗?他来了?怎么会!我在做梦么?” 紧跟着,一只手从背后伸了过来,轻轻从荣世祯手中接过那三炷香,一小截儿香灰落在了地下。 荣世祯心潮澎湃,一动不动立在原地,不敢转身去看那人。 那人笃悠悠将那三炷香插在小香炉之中,三根燃烧的香头犹如三只火萤,忽明忽暗,互相追逐,热气灼得人双目发烫,似乎就要落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