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关中大捷 (第2/2页)
还是你做主?底下百官万民也不知该投奔谁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还是快快将昭王退送回去罢。” 荣世祯眉头一皱,说道:“韦王爷说得不错,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京中有人心里不安分,既然叫我知道了,我就不能装聋作哑。有我在一日,平南王府就要扞卫大恒正朔一日。” 韦昌祺向他凝视了半晌,笑了笑,继续往前踱步,说道:“小王爷颇有乃父之风。” 是夜,天龙寺外搭起彩棚大宴接风,春锦城中权贵人物都来迎接韦氏。昭王高应麟亦来喝了几杯薄酒。韦昌祺虽然背后给荣世祯上眼药,当面对高应麟倒是十分客气。 酒酣耳热之际,韦昌祺当众指着两个韦家少年,对荣世祯说道:“我这俩侄儿年岁还小,通不知一事。想跟着荣小王爷做个随行书童,端茶送水,牵马备鞍,也好认识些人情世故。” 那俩少年都只有十四五岁,一个是韦家老二韦昌祥的小儿子,叫韦永训,一个是老三韦昌裕的小儿子,叫韦永诏。荣世祯当初与昌祥昌裕一起被火狮子所擒,后来昌祥昌裕都为贼军所戮。 荣世祯心道:“这两个小子可说是质子,也可说是耳报神,这可讨厌了。不过,今日韦昌祺的话全都被我驳回去了,老是拒绝他也不大过得去。”略作推脱,便称谢收下。 第二日,韦氏一族至荣家祠堂为荣元量上祭烧香,其后,永训永诏就随着荣世祯到了平南王府。虽说是做书童,但他俩自己又带了一批仆从侍卫。 荣世祯也不叫永训永诏跟随伺候,在王府腾出了一处单门别院,将他们安顿下来,又请先生教他们每日读书写字,只当公子哥儿养在王府。 韦昌祺虽极力催促荣世祯早日娶郡主过门,但荣世祯百般推脱,韦昌祺奈何不得,只能携其余家小在天龙寺常住了下来。天龙寺尊韦氏为贵客,无比恩养。只是不许韦昌祺等单独离寺,韦氏族人每每入春锦城,哪怕只是仆人采买应用物事,都有云南护卫紧紧跟随。 至于韦昌祺逃亡途中私自袭爵,到底能不能算名正言顺的征西王,高应麟与荣世祯私下商议,都觉得不必立即决断,来日倒没有了转圜余地。因此云南众人含含糊糊,只是称韦昌祺为“韦王爷”。 忽忽将近八月十五,这一年的夏天姗姗来迟,去时也恋恋不舍。虽是中秋将至,但云南晴空万里,暑热不退,连桂花都热得不开了。 荣元胥体弱畏热,连日来卧病不起,家中亲人甚是忧心。荣氏嫡系这一天都约齐了,同至荣元胥府上来看视。高应麟亦亲自前来。 荣世祯见二叔瘦得脸颊都凹进去了,不由得心中一酸,十分难受。 众人怕打扰了病人,便请荣元胥躺下安歇,一齐到前面厅上坐下。荣元坚长吁短叹,说道:“指不定过了中秋就好了。”高应麟说道:“还是先备下棺材冲一冲。”荣世祯说道:“此事我来办。” 大家心中都沉重至极,厅中再无一人言语,忽然隐隐听得远方烟花声响,想是春锦城百姓已开始庆贺中秋。 荣元坚走到廊下望出去,说道:“世祯,你府上在放烟花,难怪这么大阵仗。” 荣世祯“咦”了一声,众人都走过去相看,却见火树银花升起之处,确实是平南王府的方位,晴空下金光璀璨,漫天花火。不久,周围贵族家都跟着大放烟花,喧闹喜庆。 荣世祯满头雾水,说道:“我不在家,他们放给谁看?” 荣元坚说道:“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正议论之间,只见得荣元胥家人领着几个红衣信使,喜气洋洋奔到了廊下行礼。领头信使笑得合不拢嘴,说道:“昭王、小王爷和诸位大人果然都在这里,这可好了。” 荣元坚问道:“可是有什么好事?” 那领头信使喜形于色,说道:“关中大捷,关中大捷啊!” 满厅轩然大哗!荣世祯脑中一热,几乎站立不住,忙问道:“怎么就大捷了?” 那领头信使说道:“前线传来捷报,摄政王殿下亲征关中,打下了碧霄城,烧毁了伪靖武王府,赶跑了火狮子余部,收复中原全境指日可待!” 众人虽与萧在雍政见相背,但听到元氏贼军兵败如山倒的好消息,不由得又惊又喜。荣世祯追问道:“定北王军不是丢了孟宁城吗?怎么忽剌八连碧霄城都打下来了?” 那领头信使说道:“前些日子关中战乱不堪,连着两三个月连一片纸都递不出来。我们也是这两日才得到了消息。 “原来定北王军前番丢了孟宁城之后,摄政王下令杖毙主将,割下人头挂在红衣大炮上,命令关中定北王军死守阵线,不得再退一寸。 “幸得江南那厢没有拖后腿,新帝师顺利剿灭了蔚海水贼,朝廷又以通贼之名,查抄了许多江南富商大户,缴获了无数钱粮,以资军饷。摄政王从辽东调了一支生力军,他老人家亲率全部主力,星夜赶往关中支援前线。” 荣世祯心中一震,说道:“他亲自上前线去了?那可凶险得紧啊。” 那领头信使说道:“是啊,摄政王是十分看重关中之战了。火狮子得知摄政王来势汹汹,不等西北援军来到,便指挥贼军出了孟宁城,试图剿灭定北王军。双方血战三日,西北元氏援军也在此时赶到,火狮子力量大增,更是打得定北王军惨不可言,大营阵前死尸狼藉,血流漂杵。可定北王军哪儿敢退缩? “也是贼军气数已尽,双方苦战数日,火狮子终于要攻破官军大营之时,摄政王恰好率军赶到。那时,贼军已是强弩之末,摄政王大军则是如狼似虎,双方强弱之势立即逆转。官军直杀得贼军落荒而逃,火狮子弃了孟宁城,径直撤回碧霄城。 “摄政王乘胜追击,率领大军一直追到碧霄城下。火狮子守城不出,摄政王就派军围城。碧霄城物藏极丰,虽有十数万贼军和满城百姓,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饿死人。但兵临城下,人心惶惶,谁都害怕定北王军将来屠城报复。僵持数日,贼军一个五品小官拖家带口,偷偷溜出城来投奔定北王军。 “摄政王派人问他们是从哪里逃出来的,于是得知碧霄城北门护城河下,有一条前朝留下来的旧水道,人所不知。那五品小官曾经督造北城门工事,才知那水道里面水深不及腰,可以通人。他原是想以此立功,取悦摄政王,但摄政王以他是贼军官吏,犯下谋逆大罪,功不足以抵过,便下令将他一家都杀了。 “摄政王随即派人潜入那水道布置火药,天亮之时轰隆隆炸垮了一截儿城墙。火狮子急忙率兵抵御,城内城外杀得血流成河,火光冲天,摄政王一张硬弓射死了好几个敌将。火狮子见势不敌,便率领剩下的数万贼军撤出了碧霄城,一路向西去了。 “定北王军冲入碧霄城,一把大火把狮子窝烧成废墟,又到处抓捕贼军从犯,在城内一连杀掠三日,摄政王才下令止歇。 “眼下天气太热,他们北人难以抵受,正在碧霄城稍作休整,想来不日就会继续追剿贼军。元氏贼军作乱中原数年,终于到了恶贯满盈的时候,大恒朝中兴有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