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贰 - 春雪 3 (第1/2页)
噩梦醒后,小纯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便po了一条新的博客: 【身处黑暗,会看到微光。于是再无法走入光明,更厌恶走入光明。光明之于黑暗中的璀璨,不是得到,而是失去。】 早晨,小纯刚下课便收到消息: 淮丘:“早呀,小纯。还是在担心的小孩,别怕,都会好的。我知道你这段时间会有压力,不要担心,我陪着你。但其实,体制教育这事儿特讽刺。努力半天就是为了竞争一张大学门票,强行记住的知识大部分毫无作用。一些好学院确实资源环境更好,但现在信息社会又很多元了,殊途同归。只是每个路口都要想好,尽量做喜欢的,然后开心点。‘身处黑暗,会看到微光。于是再无法走入光明,更厌恶走入光明。光明之于黑暗中的璀璨,不是得到,而是失去’我有时侯就只想在黑暗里呆着,或者被深渊回以相同的凝视。然后有些痛苦,越消越挖越痛越享受。像电流把你黏在原地,不愿意走出来。直到看见什么,转移了注意,站起来拍拍身子,好像又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然后暗暗窃喜。太多了,自己和自己拧巴。” 小纯:“嗯,我知道啦。” 最近这些日子里,小纯白忙着天上课,晚上便和淮丘闲聊,躺在床上说很多话。 【3月7日】 小纯分享给淮丘一首GaxethMalone的《WakeMeUp》, 淮丘:“是的,小纯就是这首歌,歌词唱得刚好像你。” 小纯:今天下楼去取东西,院子里的玉兰都开了,不过没拍下来。只穿一件衬衫也不太冷,就感觉,人们虽然不出门,但春天依旧如常般来临,只是安分地等着,觉得很好。 淮丘:你的生活也很美呐~嗯今年计划多看些电影。我特别喜欢玉兰,以前学院庭院有种,这个季节,打开窗户满屋芬芳。 淮丘:刚刚从市里回景区,山桃花全开了漫山遍野那种,傍晚整座山谷还都是暗色,山桃的白色就特别显。有点白烟花在夜空连成片的错觉。春色依旧,山河无恙,只是人间此时百感交集吧。 小纯:不出门都感觉不到季节更迭了。今年冬天更是像没过一样。 两人一直这样聊着,春日乘着日子散步,虽然学习生活仍旧紧张,小纯心里却放松下来,一切努力似乎有了动力,也有了方向。有天,淮丘说让小纯以后每天拍些照片给他,生活也好,人像也好。小纯答应下来,问他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淮丘说: “我很散,只对美丽较真。” 于是,小纯便拍下窗外的玉兰,房里的吊兰,自己的耳朵,裙摆,在心里折成一张张纸鹤,寄往远方。可她似乎未曾察觉,那一张张影像里,寄托着的不仅仅是春天与少女的美丽——还有那透明似雾的情思,和恍若雨水般,清透的依恋。 春日阳光正好的时候,他发来了一条消息,同她说: “我坐在阳光下,闭上眼,都是你的芬芳。” 一日晚,淮丘说,今天的作业给个题目吧,就叫《仰卧》。小纯那时已经窝在被子里准备休息,于是便对着衣柜里的镜子,借着房间里唯一点着的台灯,斜靠在床头上,半露胸乳,懒懒地拍下一张照片,送给了他。淮丘似乎很开心,发了一颗爱心过来,说: “很美,我很喜欢。” 小纯不好意思的说自己不经夸,一夸就会害羞,然后垮掉。 淮丘:“上大学以后假期来我这儿实习吧。对了,还没有问过你,小纯是什么机缘发现自己喜欢bdsm呢?” 小纯:说来话长啦,反正小时候就有受虐倾向。但不是被父母打的那种...但那时候还小,对这个也没接触所以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性质,只是觉得这样玩很开心,那时候很多电视剧比较露骨,里面会有挺多奇奇怪怪的情节,那时候跟着外婆一起看,总是很有共鸣。总而言之,童年就有了,我觉得我是天生的属性吧。” 小纯:但是实习,哈哈哈。太高看我了,啥也不会,干点体力活什么的还行。 淮丘:你这个小鬼,我看你干什么都成。 小纯:哈哈,有点晚了。 淮丘:去睡觉,明天见。 【3月11日】 淮丘:小纯现在性格怎样了?还是很害羞不敢和男孩子说话吗? 小纯:还是一样,有接触障碍,碰到就会心理不适,没有办法。 淮丘:别担心,我会让你好起来的。 这些日子里,她总若有若无的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一种无福消受的关怀与训导意味。在过往十八年尚可回忆起的岁月里,她总是自由的,玩乐或者学习,她总是独自一人,无人看护,也无人指点。而这般自由,在近些年的中学生活里,逐渐塌缩成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里面灌满了滔天的不满与莫大的孤独。她不止一次向父母发出“需要认可与管束”的信号,却都像是发往宇宙深处的电波,通通下落不明。她大概确认了,父母对自己没有太多期待,而没有期待的根本原因,或许是因为爱得不深。看着那些被父母严苛对待和反复激励的孩子,她居然会心生羡慕。 可她别无选择,只能自由生长。在岁月的海波中,她的生命是视野之内唯一的航船,而她是船上唯一的船长。在这漫长的航程中,有无数四下漆黑的夜晚,即便海上风平浪静,她也常常感到落寞与无助,于是,在看得到星星的夜里,她总是对着夜空流泪。直到他出现在她的海域,直到他从遥远灯塔,投来了一束微弱却温暖的光。她也能隐隐感受到他对她的喜欢,一种近似“爱慕”的情感,纵然浅浅的。他总是不吝于夸奖她,让她感受他对她的欣赏;也总是督促和鼓励她,让她在几乎重复的日子里找到前行的动力。其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