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6章:废立 (第2/2页)
成年的帝王,若是对其用强,那麽帝王威严何在? 可若是听之任之,没了管知牵线,没有人能够满足他对羽化丹的需求,他又该怎麽办?又会惹出怎样的事情。 进退两难啊。 只能是元嘉帝自己意志坚定,主动戒掉。可既然是主动戒掉,那麽势必要有人向圣上提起。 这件事情又不能闹大,否则的话,又将不堪设想,闹到百姓之中,圣旨将再无效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事一旦传出,羽化丹必定会在北齐泛lAn,届时,北齐就会成为西戎与南晋的盘中餐。 那麽能够倚靠的只能是皇后,让皇后去劝说圣上,要是好自然都好。可是如今皇后在g0ng中情况只怕不妙。皇后诛杀宦官,帝后必定隔阂。 皇后如何还能去劝圣上。 “皇后娘娘那里,拿的是什麽注意?”吴王忍不住问道。 周令望眼眸微垂,这个主意,还真是难拿。 “您是宗室之首,不如由您去私下劝谏,若是圣上能够戒掉,自然是皆大欢喜。” 吴王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更想知道的是,如果不能呢?如果不能劝进,又该怎麽做呢? 周令望底下了头,皇后没有给出确切的主意,但是她却有一个主意。 如过劝谏不进。那麽有了这一出打草惊蛇,只怕会愈演愈烈,早晚有一天会闹的人尽皆知。 如果给圣上生路圣上不愿意走,那麽也没有必要阻拦了。 “若是此法不行呢?”吴王又问。 周令望略为沉思,随即开口,“臣nV离g0ng时匆忙,娘娘还未曾叮嘱,不过臣nV倒有一计。不如直接断指求生,废帝新立。” “大胆!”吴王sE变,又连忙训斥道:“你安敢在本王府上发如此妄悖之言,凭你此言,本王便可讲你送至刑部。” 他没有想到这周氏nV竟然有这麽大的胆子,看向她的目光又是惊讶又是审视。 她好大的胆子啊,今上虽说是由周氏扶立,但是他们当皇帝是什麽,这是他们想立就立,想废就废的吗? 世家之人,果真跋扈。 他原本也疑心为何是周氏nV出来传讯,但是念在是皇后派遣而出,故而不曾过多追究。 毕竟皇后不是寻常nV子,她派此人出来,必定有自己的道理。却没曾想她竟敢这般大放厥词。如今想来,这说不定就是周氏Y谋,故意派此人去迷惑皇后。 吴王虽是宗室之首,但是周令望却丝毫不惧,她继续说道:“圣上自登基以来,无甚建树,家国多毁。若是还服用羽化丹不知悔改,那还留着做什麽? 若用强y手段b迫他戒丹,那麽帝王威严无存,朝野上下日後必定无人重视圣令,如此,则纲常紊乱。再者,以今上之心x,在戒丹之後,难保不会报复帮他戒丹的臣子,如今顾侯割据一方,他再打压贤臣。不出一年,天下必定反声四起,国必亡矣。 若是放任自流,今上必定愈演愈烈,一旦散播出去,那麽朝堂的法令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再无任何的公信力,於国而言,不亡也亡。 还不如废帝,如此,虽天子权威有损,但是好歹能正国法。若是天子都因触犯此律而废,那麽天下谁敢不服此法?” “你……你……你好大的胆子。”吴王气急,她既然敢公然说出圣上毫无建树、心x狭窄,这可都是大罪,偏偏她还敢说出来,今天的话传出去了一句,别说是眼前的周氏nV,就是她背後的周家,也只怕连带着没有什麽好的结局。 “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若是朝野无人直言,只怕国难长久。臣nV不过抒发己见,又哪里来的胆大胆小?”周令望亦不畏惧。 吴王闻言,反而怒气稍平,他见她谈吐不凡,倒是多了几分审视,思及她方才之言,反倒觉得有几分道理。 只不过惊讶未褪,毕竟道理是那个道理,但是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北齐朝中,已经很久没有这麽犀利的言论了。 其实在太祖太宗时期,朝中的御史一个骂的b一个很,如周娘子此言的数不胜数,他也是见过那样的场景的。 彼时之君乃是开国之君,大权在握,四夷宴清,是真正的手握生杀予夺的君王。 但是这样的君主,却反而能够容忍臣子那样的言论。而今上,却非得朝中重臣顺着他的心意行事,易被J佞挑拨左右,使得忠臣良将弃北齐而去。 帝王权威的确重要,但是真正英明的君主,是能够在帝王权威与朝臣直言之间,保持平衡的。 很显然,今上没有这个本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