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袭_第320章:教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教导 (第1/1页)

    随即,兄妹二人又讨论了一番朝局部署。

    她回京将近三月,如今g0ng城防卫已经尽数把控,禁军上下全部换成了她的人。朝野内外的亲附之臣更是数不胜数。

    换一句话说,若是她在此时发动g0ng变,哪怕是宏兴帝都无力阻拦。

    宏兴帝已经为她铺好了路,他的心腹,最後也会变成她的重臣。内卫之中宏兴帝也下了密令,责令其尽心辅佐李盛袭。

    可以说,如今朝堂上下,无人是李盛袭的对手,她的权势,已经达到了极盛。

    唯独黎王一身反骨,煽动一堆腐儒与她作对。之所以至今还留其於朝堂,除却因为黎王德高望重,并无错处之外,还因为她还需要他立於朝堂,替她镇国。

    黎王纵然是绊脚石,但是他资历也是真的高。宏兴帝走後若是有人作乱,黎王第一个不会放过他。

    简而言之,黎王,是留着和三公一起坐镇後方的。

    “朕会留一道传位於你的遗诏命,这道遗诏,朕会交由阿珣保存。真有不测,你自己看着用。”宏兴帝开口说道。

    若是他没能等到李盛袭回来,那麽朝臣在他没有留下诏书的情况下,必定会拥戴李珩为帝王。他留一道遗诏给阿珣,就是为了等到日後某一日时机成熟时,可随时拿出遗诏,抨击李珩继位的合法X。

    届时时机成熟,李盛袭又大权在握,便可联合朝臣废帝自立,到时候,就是名正言顺,无人不服。

    李盛袭略略吃了一惊。她看向宏兴帝,心中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

    她来日与阿珩必有一争,而阿兄却是毫不犹豫的站在她这一方。

    他在用自己的儿子给她铺路。代王,取得是暂代之意。

    昔年潘妃是太祖太宗权力交接的牺牲品。而如今,李珩也成了她和阿兄平稳交接权力的臣子。

    “不用这麽吃惊。他才能平庸,尚且不如李珣,别说开拓,守成都不足。既然守不住你我辛苦经营的天下,又凭什麽坐拥你我经营而来的天下?既然德不配位,自然就该下来,换能者当之。”宏兴帝面sE冷漠,他不刻意与皇子皇孙亲近,除却忙碌之外,就是为了防止有更合适的继承人的时候,情感扰乱他的思绪。

    南晋在他手中中兴,在他和阿玺的经营下统一,日後或许会在阿玺的谋划之下开拓,造就盛世。

    而且阿玺正值盛年,春秋正好,不会如他当年一般受制於人。由她登基,本就b小儿登基更加合适。

    有这麽优秀的继承人,他要是还传给自己无能的儿子,那可谓是昏聩至极了。

    若是他因为偏心儿子,选择在Si前为儿子铺路,想尽办法制衡胞妹,收夺她的权柄,那不要说统一开拓了,南晋能不能守住还不一定呢。

    而且他也清楚阿玺的X格,如果李珩没有做什麽对不起李盛袭的事情,阿玺一定会给他一个善终。可是李珩就不一定了。

    “阿兄,我问你,若是真到万不得已的那一天,我与他不能共存,对他出了手,你会不会怪我?”李盛袭垂头,并不敢去看宏兴帝的眼睛。

    兄长对她很好,无论如何,她都不能对他是儿子出手,哪怕日後废帝,也绝不能杀。但是权势斗争到浓时,谁又能保证呢?

    宏兴帝伸出双臂,将李盛袭的头扶正,他与她对视,郑重的说道:“我不会怪你。为了江山社稷,无人不可舍!真到了万不得已之日,你不杀他,才是乱国。我才会怪你。生於皇室,每个人都是潘妃。若要为君,就要懂得割舍。百姓当首,江山次之,再为权势,剩下才是感情。该舍,便舍。”

    他并不是以一个兄长的身份和李盛袭对话,而是以帝王兼老师的身份与李盛袭对话。

    他在教她,教她怎样成为一个帝王。

    帝王并非是要无情,而是要懂得取舍。若是重情而耽误大事,那麽可谓昏聩。若是薄情至极,无情无义,可谓冷血。

    昏聩祸国,冷血寒心。李盛袭就很好,唯一就是要懂得取舍。她的狠与冷,只要在取舍之时存在,她就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

    李盛袭闻言,心思一颤,随即郑重点头。

    很快,宏兴帝下令,授予李盛袭帅印,封其为徵北兵马大元帅,责令其奔赴黎江南岸,集结大军,准备北征。

    锦中与青夏各有十万大军,再从州府徵调,零零散散加起来,李盛袭已统兵五十万。

    至於先打哪里,她还要和将领商议。

    不过与此同时,北齐朝中又发生了一件事情。

    盯上北齐的,可不止南朝,还有西戎。

    他们年前突袭南晋失利,损失惨重。又被南晋北齐联手切断了贸易往来,他们的日子同样难过。

    风雪冻Si了牛羊以及他们的百姓,穷困交加,饥寒交迫,又因为没了榷场,即便是有钱,也难以购粮。

    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抢。

    既然打内政平稳的南晋打不下,那麽就去打朝局混乱的北齐。

    首当其冲发就是西昌。

    和顾凌虚y刚,他们自然没有胜算,但是看不惯顾凌虚的不只有他们,还有北齐朝廷,还有北齐之中觊觎西昌兵力的世家大族。

    如今顾凌虚已然成割据之势,虽未曾称帝,但是早已不听朝廷调令。

    西戎人早年多和北齐人做生意,紮根在北齐的探子并不少。并且,这些暗探与南晋暗探不同的事。南晋暗探多样,但是大多为贩夫走卒,以寻常百姓的身份埋伏与北齐。

    但是西戎不同,他们和北齐官员g结多年,他们留在北齐之中的暗探,虽不曾为官,却与官员往来密切,在他们的襄助之下,西昌四面州府的官员纷纷断绝了与西昌的往来。

    纵然顾凌虚实际统领三州,但是这三州之地,已然沦为孤岛。

    而且,北齐朝中,已经有人集兵临於西昌,以讨贼之名,攻打西昌。

    与此同时,西戎发兵奇袭,杀Si西昌数位将领,重伤顾凌虚。一时之间,西昌大乱,而顾凌虚虽未Si,但是伤也不轻。

    李盛袭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摇了摇头,顾凌虚是将才,善於领兵打仗,但是却不擅长政治权术。换言之,他走的不稳,太过於急功近利。

    这个时候贸然脱离朝堂,使得人尽可讨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