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记事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16页)

    一个月後,火星,奥格玛行政特区……

    不同於罗希斯星际帝国与卡弗联盟,人类是唯一将行政中枢搬离母星的种族,不过打从殖民火星至今的五百年,却未曾在这个星球上推行过环境改造工程,其中主要的技术问题在於火星本身的引力无法维持足够浓度的大气层,然而考虑到联邦建立起上百个外星系殖民地所累积的丰富经验,想要将太yAn系的第四行星改造成勉强适合来自於第三行星的生物,不论在时间、资源以及科技上都并非不可行的目标。因此,目前人类在火星上建立的独特文明主要可以透过心理以及军事的角度来解释:

    在心态上,火星的居民数世纪以来早已习惯该星球上的生活方式,因此要说服这些公民拿出税金来改造他们本来就认为没有需求的事情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更何况绝多数的火星居民对於这样的独特生活环境都保有一种稍嫌扭曲的优越感,毕竟他们居住的地方是太yAn系联邦的首都,是统治两百多个世界的国家权力中枢,坚守旧制来保有独特X成了被广泛接受的做法,唯一的争议是火星居民所自傲的头衔受到月球居民的抗议,因为从时间点来看,那里才是人类最先建立的外太空殖民地,但是无奈在人口以及旅程距离上的悬殊差距,其主张意见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

    从火星的早期开起,在联盟政府时期所爆发的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内战,是造成火星殖民地倾向要塞化改建的契机,虽然来自於地球的讨伐部队还不至於会蓄意发动造成殖民地失压崩坏的攻击行为,但是没有人可以预料在流弹四S的战场上会发生甚麽意外,因此火星上的建筑工程学便发展出优异的损害管制机能,除了地下化的掩T设施,联动的气密匣门网路与智慧控制软T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其成果也确实让地球讨伐军的登陆部队吃足苦头而两度撤军。之後到了人类抵抗罗希斯帝国的第二次战争,火星殖民地在受到侵略者毫不留情的轰炸中造成重大伤亡,人类终於了解到既有建筑在面对违反交战准则的攻击下是如此的脆弱,导致设计构思又再度升级:建筑师在建造房子时挖的更深了。

    从建立殖民至今,超过30亿火星居民都居住在平均深度超过一公里的地下空间,拜这个行星几乎已经停止的地质活动所赐,数世代的建筑工程师在火星建造了许多可容纳庞大人口生活的巨型城市,并且赋予建筑极为强固的结构基础,这些城市的发展方向并非朝向天际,而是深邃的地底,上千公尺的岩层成为保护人类首都的天然装甲,可以抵抗绝大多数的传统轰炸攻击。每一个城市都拥有的动力设施以及资源生产系统,足以在完全断绝对外联系的状况下支撑数年的时间,想要同时一举瘫痪这些要塞城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火星城市之间进行旅行可以透过地下开通连结的隧道网路,然而基於交通流量有限的理由,隧道只开放公众运输系统使用,至於私人交通工具则必须经由被称作天井的烟囱状结构,从城市内部前往地面来前往目的地。

    因此假设现在有位火星居民yu拜访邻近都市的亲友,他乘上Ai艇,电脑在确认驾驶身份便依程序系上安全束带、进行系统检查、和市内的交通资讯服务连线、最後发动引擎。市民在开出家门後关闭自动驾驶功能,他的个人习惯是在非交通繁忙时段就尽可能改采手动控制,因为若要总是让电脑代劳,那就乾脆去搭乘公共列车即可,拥有私家艇又有什麽意义呢?

    穿过如同蚁窝般的复杂市区街道来到连结隧道的接驳线,顺着雷S导航信号进入通行向上的输送道,由於运输管理局会在这段过程强制接管所有载具的C控权,因此嗜好手动飞行的他登时无事可做,无聊之余只能闭目稍做休息,毕竟身处深层区域,在到达地表前可得花上一段时间。

    飞艇的C控权在离开连结隧道到达地表的时候又回到驾驶手上,这时映入眼帘的并非一望无际的土hsE岩石荒地,而是许多发S静电场的巨大拱门,目的在於阻挡火星地表的沙尘,以避免含有高氯酸盐毒X的细小颗粒进入地下都市的大气循环系统,此外,这些拱门也是陆基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算是通向其他邻近都市与设施的地标物,不过他开的可不是那种老旧的轮型车辆最近似乎又吹起流行那种古董的收藏风,不过本人并没有太大兴趣。,因此飞艇继续上升来到低空航区,随着高度上升,可见范围也跟着扩大,可以看见拱门圈的外围停放了许多运输管理局的公务艇,警备队驻站的隔壁是港务货柜调度区,整齐堆放着一排排巨大的六角形柱T,这些大如楼屋的金属物T是联邦标准制定委员会核定规格的货物储放柜,其堆放数量以及调度繁忙程度完全反映出火星的首都星球地位。

    视野继续延伸,这时反S自日照的光线,他可以看到地平线的轮廓闪烁着一丝银sE,登时认出那是驻紮着航空大队的军事设施,属於首都防卫圈的一小部分,他会有印象是因为曾经以民间技术顾问的身分参加过那个基地的光学雷达升级评估作业,而当时公司为那件案子可是付支了自己整整十万信用点的红利。

    在飞艇上升到低空飞行区後,按规定必须先在预备加速区提升艇速,不过他的Ai艇可是经过一番改装,不但采用了休尔斯动力集团设计的优异氢气融合模组与向量喷S器,还有违法的屏蔽测速扫描波的g扰机,他以享乐的心情T会全身陷入坐椅的刺激,让Ai艇轻松越过速限门槛,朝目的地急飞而去。

    然而,这位无名工程师并不知情,虽然运输管理局没有注意到他的飙速行为,但是当他的Ai艇以不寻常的高速接近一幢圆顶型建筑八十公里的范围内,便持续受到一道波束的照S监控,波束的来源是隐藏在同步卫星轨道上的预警雷达,并且和一套高功率的战术雷S阵列连动,直到小艇脱离警戒圈後,控制雷SPa0的自动系统才解除锁定目标,并将这台超速飞艇的资料回报给首都防卫管制中心进行纪录。

    这栋圆顶建筑就是太yAn系联邦的国会殿堂,超过两百个世界的星系代表集聚於这栋最高评议会大楼研讨国事,可说是国家最重要的决策中枢,因此受到格外戒备的保护。虽然一般民众也都知道不该擅闯接近如此重地,但是由於官方不可能公开评议会周边的实际警戒范围,也就难免偶尔发生这样的假警报事件了。

    评议会大楼的外观为平滑的半球T,银灰sE的外墙是由特殊合金、高强度奈米纤维与强化混拟土注:太空建筑材料组成的厚实装甲,足以抵抗低当量核子武器的直接攻击,唯一装饰的是位於穹隆顶端的水晶圆顶,在朴质外壁的衬托下犹如华丽的宝石,经火星地岩反S而入的照光,让底部呈圆弧排列的席位区沐浴在一片澄hsE的光晕中,数千盏青光灯所照S的光芒透过设计师一番巧思摆设的镜面结构漫S开来,冷暖sE系的相互调和在镶嵌於墙壁线角的萤光材料反S出宝石般的银sE光芒,摆设配置则采用表面经过JiNg细研磨、造型坚实的榴辉岩Eclogite结晶石材,呈现出高雅庄严的视觉感官。

    除了顶部空间用作开会的议场,其实埋藏於地下的部分才是评议会大楼的主T,靠近地表的区域集中有各殖民地在火星的派驻会馆与生活机能设施,更往下的楼层则是管制区域,驻有负责大楼安全的警备队,也设置了首都防卫系统军团的司令分部,由此通往地表下四公里的深处就是代号名为隐脉的秘密通道,范围遍及火星上的数个主要都市,目的在於建立战略通讯与运输网路,只要利用这套系统,高层官员与武装部队就可以快速隐密的在各城市间转移,而埋设於此的通讯网路和数据资料库也成为极难遭到刺探的电子盾牌。对於大部分平时就在评议会大楼往返洽工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