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言-快转800年的简史 (第1/3页)
廿一世纪初,地球上的强权透过扶植第三世界国家来作为彼此对抗的前线。然而到了中期,这些被视为马前卒的国家开始脱离C控,将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推上前所未有的层次,最後导致的结果就是强权国家自身也卷入众附庸国之间的战火。他们长年培植出许多空有JiNg良武器的军阀,却又高估自己身为宗主国的地位,结果当复数的地区X军事冲突在全球各地燃起火苗,这些强权坐视情况恶化数月後才意识到绳子另一端的人偶早已失控的事实,他们试图介入重掌局势却为时已晚,反而使情势更加恶化,规模遍及各大洲的全球战争终於爆发。这场大战持续到了第九年,复数的星星光芒开始出现在外大气层移动着,并在落地一没的瞬间爆发出不祥的巨大火环,为这漫长的战争划上了休止符。在相互保证摧毁效应以及种族屠杀主义的双重作用下,超过二十亿人口和繁荣的大城永久X的消失了。 战争几乎摧毁了所有国家的政府T系,国定界限也不再具有意义,战後的数十年间,地球上的每一角都呈现了无法治的混乱状态,没有在战争中毁灭的军队也流於私设化的掠夺集团。这些拥兵自重的武装派系透过互相争战或是缔结联盟的方式,最後成为数个实力强大的军事政权,战後世界的政治版图就此定型。大战结束後50年,在考量了彼此之间的武力平衡关系,这些势力之间在某种程度上也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共识,此时垄罩於地球上的浑沌终於开始沉淀。 从廿二世纪中叶起,各派系的领导人已经认知到,战前文明遗留的资源已经耗竭到让他们无力再次发起高度消耗的战争行为,与其觊觎彼此的财产而争战,互相合作才是确保未来生存的唯一选择,因此在经过许多次的秘密协商及游说行动,最终缔结成为全球联盟政府GlobalUnitedGover,简称GUG的统合机构,其核心由各主要势力派出的代理人所组成,目的是为了调停冲突以及构筑互相合作的模式,这段磨合期历经数十年的时间,最後在西元2173年的第三次阁员改组时,形成了由改革派掌握主导权的局面,这些以麦德元帅为首的集团一方面肃清保守派系以增强联盟政府的实权,同时也积极推动各种前瞻X的计画将社会整T带动起来。一连串诸如跨洲际运输网路工程、轨道通讯系统等全球X规模的浩大工程不断的被推出实行,使人类文明在极短的时间内步上有系统X的重建工作。 廿三世纪,人类的足迹再次迈往地球以外的空间,西元2207年,第一座可容纳五百人居住的半掩T式殖民基地在月球竣工。在该世纪末期,由木星的复数卫星所组成的殖民地群被划为最边疆的行政区。西元2316年,总人口数成长回复到九年战争前的水准,其中超过四分之一居住在地月系统以外的殖民地。在这段积极扩张开发的期间,由於政局稳定加上缺少实质的外在威胁,联盟政府开始逐年减编军事开支,鼓励并协助裁退的军职人员转职行业。取自於外太空的丰富资源与恢复战前文明的重建工程使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为整T社会带来丰沛财富,但是这些内阁成员始料未及的,他们的理想主义终究还是为往後种下了分裂因子…… 联盟政府积极发展太空计画,领土持续快速扩展,最遥远的驻人设施几乎触及太yAn系外围,至於军事费用及规模则是不断相对缩减。最後在西元2342年,鉴於连年快速成长的火星殖民地,使得联盟政府的警备部门逐渐无法有效升任当地的维安作业。因此内阁转为寻求民间企业的协助,他们参考公司城镇panyTown作为基础概念研订一系列的法案。此举的确舒缓了在小行星带推行政策的预算压力,但是也造成太空建设工程起家的雷米迦企业,藉着直接与间接的手段取得了整个火星的管理权。经营事业的成功让该企业产生全面垄断太空开发的野心,看准联盟政府持续衰减的军事力量,便开始运用各种政商手段逐步加深火星殖民和地球母星之间的矛盾。终於在西元2384年,由雷米迦企业资助C控的殖民城市代表联合署名并且宣布火星同盟MarsAlliances的成立,同时为了弱化地球方面反制的能力,还利用潜伏在月球的特务对联盟太空指挥中心发起破坏行动。至於地球方面一面修复濒临瘫痪的军事指挥系统,一方面也向火星发出宣战警告,然而双方都不愿让步,地球便在通过发讨伐火星叛势力的决议下,掀起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的跨星球战争。 地球所派遣的第一波运兵舰队在历经三个月的时间到达火星轨道,但是却遭到火星同盟军的猛烈对宇火Pa0攻击而溃败撤退。联盟政府在这场冲突中,首次深切T会到自身军事组织在战力和情报掌控上的不足,因此内阁议会在研讨後将投注预算做出大幅度的调整。之後的数月间,地球第四拉格朗志点的区域陆续兴建起许多太空军港,藉由推行国家意识与提供优渥工作待遇,来x1收民间的技术人才。西元2392年,联盟政府宇宙军正式成立,着手舰队的编组作业。 这支舰队在去除一般各种勤务舰後,共计四十余艘战斗用舰艇,编制成员更高达两万人。凭藉庞大的军力,联盟政府在隔年西元2393年两行星公转轨道间最佳距离时再度出兵,打算一举镇压火星。 火星同盟固然也致力於发展对抗地球方面的军事力量,但是碍於国力上的劣势,无法发展出能够抗衡联合政府宇宙军的舰队。因此,同盟的军事领导者决定采取不同型态的防御战略来相应,除了持续强化他们的对宇轨道防卫系统,另一方面也在所有的殖民城市推行要塞化工程。联盟宇宙军为了避免在道德层面上遭受批判,并不会采取直接轰炸殖民地的做法,而势必只能派遣陆战部队到地表与同盟军短兵交战,然而他们在面对火星构筑的防御工事时却产生远超出预期的伤亡,僵持数月後,远征舰队终於耗尽人力物资,被迫放弃在火星好不容易取得的滩头阵地,撤回月球,结束了这次远征任务。 当二度讨伐失败的消息传回地球,不但让联盟政府在国内舆论中饱受挞伐,也和军方之间产生了嫌隙,军方指责政治家未重视情报收集的工作,只会迎合民意而仓促出兵,至於内阁官员则反斥将帅无能,这场政争最後在数名极具德望的政坛人物四处奔波协调下才得以平息。 对联盟政府派遣讨发军的时机造成限制的,最主要在於地球和火星彼此公转速度的不同,因此双方之间虽然未曾停止军事冲突的发生,但是在往後的十年间,地球只有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讨伐作战。 在迈入廿五世纪时,联盟宇宙军已经扩编至七支舰队,为数超过三百艘战斗舰的规模。终於在西元2404年,地球再度倾巢而出,动员超过千余艘航舰以及八十七万余名陆战部队的庞大兵力,对火星同盟进行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攻略。 雷米迦企业在主导火星同盟诞生时误算了两件事,其一低估了联盟政府在决心重启军事发展後所展现的力量,其二则是高估了火星住民的支持态度,纵使利用战时条款箝制舆论,仍不乏有火星住民公开批判由私人企业所C控的政权在代表火星时的正当X,而这样的反对声浪也随着连年战争而不断加剧,结果终於在联盟政府大军压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