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四、发现 (第2/2页)
成的男人,把一个刚成年的男孩堵在宿舍里接吻。男孩还是男人的亲戚。男孩还是自己暗生情愫的对象。 杨凡一时难以接受,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他很想问问冷文昌“你觉得这样合适吗”,但是冷文昌扫过来的眼神让他莫名心虚起来,觉得反而是自己打扰了他们。这么想着,他还真地说了一声:对不起。 冷文昌大言不惭地接受:“没关系。还没自我介绍,我是槐槐的小叔叔。” 杨凡愣了一秒才反应过来槐槐是指一盼,瞬间起了妒忌:他们之间竟然有如此亲昵的称呼。 他讪讪地说:“我是一盼的同班同学,也是舍友。” 冷文昌挑了下眉毛:“你不是他爷爷吗?” 杨凡觉得这个调侃一点都不好笑,同时绝望地发现一盼为了阻止他开玩笑,偷偷地挠了下他的手心。 “同学之间开玩笑的。”杨凡把手里的rou夹馍往一盼手里递了递:“买给你的。” 一盼还没接就被冷文昌拦了下来:“家里准备了饭。福伯还专门让人做了你最爱吃的鲍翅面。” 一盼低了低头:“我…我不回去。” 冷文昌旁若无人地摸了摸他的头:“我让村里的人明天把梨送过来。秦叔说这次送梨的是霜生的姨夫,也算是你的亲戚。他这次来是想替他的小女儿在赤潭找份工作。你回去了帮我看一看,安排个什么工作合适。”见一盼神情松动,冷文昌又说:“别闹了。他已经被他家人接回去了,下周日的订婚宴。” 一盼沉默了一会儿,咕嘟地说:“谁和你闹了。” “好好,是我和槐槐闹。”冷文昌看了旁边一眼:“杨同学看着呢。” 冷文昌的话提醒了一盼,让他想起来刚刚被杨凡撞破的情事,瞬间害羞起来,行为上不再抗拒。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一盼跟着冷文昌离开了宿舍。临走前,冷文昌特意冲着杨凡说:“谢谢你这段时间照顾我们槐槐。” 很久之后,杨凡偶然间看了部关于非洲草原生态的纪录片,有一集的主角是一个猩猩家族。其中一段讲述了家族中的母猩猩被另一个部族的雄猩猩sao扰。仅仅是手碰了一下母猩猩的肩膀,它的丈夫就突然出现,把它护在了身后,同时对挑衅的雄猩猩露出獠牙,挥舞拳头。看着那雄猩猩张牙舞爪的样子,杨凡不厚道地想到了那一晚的冷文昌。 “滴——”碎纸机发出警报声,提醒一盼检查有什么东西将碎纸槽卡住了。 杨凡从回忆里回过神来,阴阳怪气地说:“说不定是你小叔叔知道你来报社实习,提前和主编打招呼,暴露了你的身份。你别不信,我觉得你那个小叔叔真能干出这事。我本就觉得你瞒不住他。也好,他认识的人那么多,你让他给你随便爆料点,保准写出大新闻。或者他花边新闻那么多,提前透露给你让你抢个头条,你就出名了。到时候你想出去跑新闻也没人拦你。” 一盼一声不吭地修好了碎纸机,继续刚刚的工作。杨凡还想再说点什么,姜伟突然出现了:“小杨,你要是没事和我出去一下。” 一盼主动问:“姜哥,我也正好闲着,您有什么事情也带上我吧!” 姜伟指了指自己桌角的一个纸箱:“那里有一沓不要的文件,你帮我处理下吧。”说完他看了眼不断发出噪音的碎纸机,嘱咐道:“仔细点,一张张地碎。咱报社穷得很,要是搞坏了可没钱买新的。” 一盼想与姜伟交好,对姜伟交给他的“任务”格外积极。姜伟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取过了姜伟所说的一盒子废文件,里面基本上全是姜伟提交上去后被主编驳回的选题报告。 一盼听了姜伟的话,一张张地往碎纸机里送。等待过程中,他忍不住读起这些报告来。读了几份,他大概总结出被驳回的规律了。 赤潭日报以前的内容多是民生政治相关的,这几年随着社会泛娱乐化,单纯的民生政治已经引起不了民众的兴趣。为了销量,赤潭日报现在内容逐渐偏向娱乐报道。即使有一些民生的报道,几乎都是或耸人听闻的或滑稽可笑的奇闻异事。 姜伟国大新闻系高材生毕业。上学期间就经常参加学生运动,工作后的报道多次触及社会阴暗面。交上去的选题在以前就经常被以“过于敏感”而被拒绝,更不要说在报社转型的今天。此外,经过多次连任,执政党颇有一党独大的架势。如今的执政党偏保守,对传媒把控严格。现在的记者不再是针砭时弊的喉舌,更像是歌功颂德的高音喇叭。这让姜伟这种老派记者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 其实姜伟也非不识时务的人,他近期也开始写一些娱乐报道。但他文风偏严肃,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上一个片段还在描述男明星出轨的八卦,下一段讨论起财阀是如何打着男明星的名义开空壳公司。这样的报道交上去,最后难免被打回,然后化为这碎纸机里轻飘飘的一片。 就在这时,一盼突然发现了一个拆封过的信封,是一封读者爆料来信。爆料人全篇手写,还在结尾按了个血手印。 不过最让一盼在意的还是那信封上印着的标识——一个圈中心有个菱形,像铜钱。 他中午的时候刚见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