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篇日记 (第1/4页)
亲爱的读者你们好。从今天开始240余万字的《凯文日记》就和大家见面了。《凯文日记》网络连载了两年半的时间,到现在终于告一段落。搁笔伏案,作者吴凯感触良多。吴凯本是一个住过数次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并且已经吃了20年的抗精神病药物,每日痛不欲生。于是写作成为了吴凯唯一的爱好也是工作。通过写作吴凯获得了一份人生的成就感,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吴凯的写作对绝大多数读者都是有益的。这种有益既是文学作品精神上获得愉悦,也是知悉到很多社会避而不谈的秘密和深层次为人之道后形成一种高认知。所以,《凯文日记》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劝世书,一部福音书,一部新时代的圣经。 吴凯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后赴韩国成均馆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一次暑假回国的途中,吴凯莫名其妙的被家人送进了精神病院,从此成为一名病人。吴凯没有什么大智慧,但吴凯仗着自己精神病人的身份敢于说几句旁人不敢说的大实话,所以这本《凯文日记》就很有趣,很值得了。更何况,吴凯还有许许多多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来历不凡,他们有的甚至可能被一些普通读者看作是天龙星人似的上层人物。如果吴凯不把他们介绍给大家,大家又怎么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天上人”呢?可见《凯文日记》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甚至于你们可以把这本书里写作的故事全部看作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吴凯不善于撒谎,吴凯只希望和各位读者愉快而又幸福平安的度过这末世仓惶之年。 本书原名人间凯文日记、风城凯文日记,满船清梦压星河凯文日记,《黑夜书》凯文日记,《黑夜书》四川日记,现在一并更名为《凯文日记》。吴凯在黑夜中寻找光明,而你们在黑夜中是疑惑还是踟躇呢?不重要了,让我们一起经典吧。愿《凯文日记》伴您一路黑夜有明灯,光明无限量。作者吴凯有礼了。 凯文日记 2022年9月17日 创建时间:2022/10/44:34 标签:第一篇日记 今天开始正式写日记!这么多年留存在心底很多话,但却无人可诉,就用写在纸上的方式来倾诉吧!许久不动笔,早已是提笔忘字,希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我喜欢文学,我喜欢屈原的浪漫和情感丰沛,我喜欢李清照的忧伤但不失气度,我喜欢李白的大气而绝不粗糙。记得上大学时,我还能全文背诵《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又是多么高的境界。我辈若能效仿一二,何尝不是人生的大丘壑。外国作家里面,我尤为欣赏的是杰克伦敦和高尔基。我喜欢杰克伦敦的狼性,也喜欢高尔基的狂放。他们看似来自两个不同的阵营,灵魂却又如此的接近。这正像我同情左的激昂,赞赏右的周旋。但同时,我反对破坏,也绝不喜欢投降。 “周旋”这是我赞赏的一种人生态度。世事芜杂,光怪陆离,我们需要学会周旋,这绝不意味着妥协,而是我们变得更有智慧。我们也无论输赢,因为周旋本身不是输赢,我们只是变得更有韧性。我反对杀戮,无论以任何名义。杀死某一种人表面上很厉害,其实是一个陷阱,一个绝对不能踩中的巨大的陷阱。杀戮是一种魔鬼的诱惑,或者说圈套。你以为你在屠魔扬善,殊不知,魔鬼正躲在你的心中,得意的舒展身体,然后看着你,露出诡秘的微笑。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在自己的坚持和残酷的现实之间,找寻到一种平衡。然后,我们的内心开始变得宽广而辽阔,像一汪清澈的湖水。有的人的人生像山川,有的人的人生像河流。我们没有权力去改变对方的认知,但我们可以相互尊重。这不正像治疗癌症,猛烈的化疗药可以杀死癌细胞,但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灾难。或许抑制癌变,带癌生存才是最正确的做法。营造一个城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破坏一个城市,只需要几枚炸弹,没有人有权这么做。对人类社会的财富和秩序,我们更应珍视。 我认识的第一个网友,是一个清瘦且健谈的青年。他一个人在成都生活,工作,也算个蓉漂。他带我见他的朋友,一个走路摇摆着腰肢的高大青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一种从容。他们也许并不富裕,游走在社会的边缘,但他们没有抱怨,而是更加热烈的活着。也许,他们将和伟大无关,但他们是值得尊重的。我和他们见过几次面,后来终于失去联系,不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时候我在想,无论是哪一种理想,说起来多么的高尚,它不应带来贫穷,灾难或者是疾病,否则就是值得反思的。有的时候,我们或许太执拗于超我,而忽略了本我。佛教消极的人生观和我是有隔阂的,但我赞许佛教的淡泊和宽容。基督教非常的高级,像一杯浓烈的咖啡,佛教则像一杯清幽的茶。 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是神的启示。信仰宗教的人有神的抚慰,神会带领我们走向光明。无论以前走过的路多么曲折,神都会张开双臂,抚去我们所有的苦痛。我们要学会容纳,无论现实看起来有多糟。有的时候,我们未必能清楚得看清事物的本质。我们只是rou眼凡胎,我们的眼睛可能是迷茫的。有的人,事可能远比他表面上看起来,要好得多。我们只是不知道其中的误会,迂回和关节。有时候,我常问自己到底是“左”还是“右”?我的内心更像一朵粉红色的棉花糖,在不经意的瞬间,它是隐有刃的。 不久之前,莫先生告诉我一个秘密,原来我竟然是伟人的外孙。这让我大吃一惊,虽然我早已猜到自己的红色背景。我希望这种红色的血脉对我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激励。有的时候,我也想发泄自己的愤怒,为这幽深的暗夜里的恐怖。但我总是不断告诉自己,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为了自己血液中的红色。 有朝一日,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件精巧的艺术品,所有人都在其中安居乐业,这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莫先生也总有一天会隐退江湖,而我们将再度出发,找寻自己的期许。这个国家不能在我们手中衰败,即使有暂时的休憩,也是为了再度的崛起。魔未必能战胜神,神也未必能战胜魔,但当我们老去,我们能骄傲的对自己说,自己无愧为人,这不比神魔更重要吗? 我的家乡是成都。但莫先生告诉我,我可能有一个更遥远的故乡,那是哪里?东北,北京,抑或是南京?东北我没去过,以后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北京,南京我都待过一段时间。北京是首都,南京是繁华金陵,她们比之川渝,更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