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少年的帝王之路_35金陵惨案,巧夺帝位(剧情,有场景配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5金陵惨案,巧夺帝位(剧情,有场景配图) (第2/2页)

日,整个金陵城大街小巷便成了对砍斗殴的无法之地。没人知道谁是谁的部下,也没人知道自己是要为了抱谁的仇而战。混乱的杀伐就这样展开。

    就像数十年前,在浙省的二十万大军那样,内乱迅速摧毁了盘踞在金陵城的天子势力。混乱相杀持续了整整三日,烈火化开小雪,让金陵陷入一片炼狱景象当中。

    一匹身负黄金装具的白马,漫无目的地跑过金陵城的街巷,像是没了主人。它身上的装具已然残破,但仍可彰显其主人的华贵。只是,再华贵又能如何呢,在陷入仇杀狂潮的金陵府,即便是养得起白马的尊贵诸侯,也是乱军刀下的一滩血rou罢了。

    如那熊熊燃烧,把垂暮的天空都照得发亮的朱门重檐一般,金陵城内的秩序正被士卒们的杀戮yuhuo焚烧。哪怕是鬼神,见了这些发狂的士卒,也要避让三分。

    在端坐于泉州享福的赵葵哲看来,这不过就是对天子的一次敲打。但这小小的敲打,落在金陵城百姓身上,便是这样的炼狱景象。人人梦寐以求的权势,便是如此血腥肮脏之物。

    城中百姓也好,天子六部也罢,都不堪其扰。包含礼部尚书在内的一部分人冒死逃出城外,跪求鹤修尔入城维持秩序。

    有了礼部尚书的请求,鹤修尔便也名正言顺地领军入城。别说是乱成一团的诸侯军,就算是蒲甘王的精锐,都打不过这些蕃兵。蕃兵所到之处,乱军要么缴械投降,要么就地毙命。当日,血流成河的金陵城内,混乱便得到了中止。

    一支小队带着金陵安全的好消息,进入皇城奏报天子。然而,当胆战心惊的天子准备正冠安坐,对吴军发号施令的时候,这支小队却突然亮出刀刃,砍杀起宦官宫女来。

    天子不会知道,这支小队的队长,是大吴情报系统的总负责人,影丸,而这些小队成员,一句桂省方言也不会讲,都是根正苗红的泉州清源山忍者。蕃兵军团的重重包围下,也没有其他人知道皇宫内发生的这一切。

    死亡与杀戮,从皇城外被带入皇城内。此事过后,天子,苏候和南逃的北方诸侯们全员惨死的消息传遍大吴。血淋淋的惨案再一次威慑了反对势力,把泉州之主对大吴的掌控力展现在每个地方豪强的面前。

    赵葵哲装出一副悲痛不已的模样,日夜兼程从泉州出发,奔赴金陵痛哭流涕。他痛斥这些逆乱的诸侯军人,将其全部充作奴仆。并从礼部尚书那里,得到了一份先帝的传位遗诏,玉玺一类的皇帝信物也全都被进献给赵葵哲。

    几番象征性的推辞之后,赵葵哲在金陵就地设坛祭天,奉着遗诏登基称帝。谁都知道他这是自导自演的把戏,但没人敢拆穿。

    一番辛苦的演戏之后,赵葵哲便住进明州港的行宫里。随他一起住入行宫的,还有前朝的两位公主。他甚至都懒得给两位公主一个名分,就在行宫里,跟墨竹一起把她们当成婢女玩弄。除了身体上的欢愉,这样的交欢也能在政治上,使赵葵哲更接近前朝皇统。

    他的登基诏书,由徐星允在泉州拟定,并颁布各地。诏书上没有明言泉州是国都,可诏书发出地在泉州,便也等于是宣布了国都为泉州。

    诏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朕惟中国之主,前朝君父崩于乱军,皇嗣断绝,朝运已终...海内疆土豪杰蜂起,征乱杀伐已逾百年,万民不堪其扰。朕本藩王之子,承上天眷顾,祖宗庇佑,置英贤于左右,定南疆征东瀛...今蛮夷窃据北疆,君父南狩受辱崩殂,天下无君,社稷无祭。朕虽寡德无能之人,天下亦未安定,怎奈今先君有诏,文武大臣有司众庶亦合辞劝进,欲尊朕为帝,以主天下黎庶,盛情难却,勉循众愿...臣定当驱逐北虏,光复皇天上帝圣坛...定有天下之号曰大吴,建元武宁,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入闽第三十七年春,随着这道圣旨的颁布,赵葵哲正式成为皇帝。国号为大吴,年号更替为武宁。同时,在他对前朝皇女们yin乐寻欢之时,皇嗣也就此孕育而生。

    天下尚未统一,赵葵哲的帝王之路也还没有走完。而这新诞生的皇嗣,在未来也会给这新朝带来变故。正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