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三回、风云际会(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回、风云际会(一): (第1/2页)

    命运转轮的指针,总在不经意间大幅转动,每当这个时刻到来之际,就是风云骤起、英雄辈出的年代。

    人们渴望英雄的出现,歌颂英雄的存在,但又有谁在乎,每一个英雄的背後,那些藏也藏不住的生民涂炭与水深火热呢?英雄故事的真相,其实都是一篇篇写不尽的苦难悲歌。

    东瀛国,在被永乐帝封为日本国王*的足利氏,其所辖的室町幕府,此时势力已经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各地“大名”的割据势力。东瀛国内进入战国时代*,各方势力相互攻击吞并,硝烟四起,战火频仍。

    战争时期最需要两样东西,一是打击对手的武器,另一是被对手打伤後医治复原的药材。

    汪直在下海行商之初,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先到南洋与红毛贸易。但当时,已经有太多先抵达者,在此有声有sE、根深蒂固。以他一个规模小的新进者,实在无法得到更好的机会。

    另一方面,汪直也遇到与许岛主一样的问题,在别人的地头上,就必须看别人的脸sE。因此在他少小玩伴,与他一起下海为商的军师徐惟学建议之下,转往北路,希望打开与东瀛方面的贸易机会。

    在汪直抵达东瀛之後,便很快发现,此时东瀛这个市场,对武器与药材的需求极为可观,更让他惊喜的是,此地白银的价值与国内有着巨大的价差,所以他的货物在东瀛贩售,能够赚取的不只是利润,还有巨大的汇差,甚至单纯将白银视为商品,都能让他不空船而归,做起两头赚的双头生意。这让他决定,专心经营东瀛此一路生意。

    有如此好的利润,东瀛与中土的交通又其来已久,为何这条商道却不似南洋与红毛交易那般热络呢?在汪直细心观察调查之後,他发现了一个根本上的不同。这让决定来东瀛发战争财的汪直,认为必须发展出一套新的模式。

    红毛不远千里而来,他们的动机与目的就在贸易,说到底他们骨子里就是生意人,拿着枪Pa0的生意人,即使之後他们纷纷各自圈定势力范围,但依然没有改变其商贸的初衷,只是遇到些弱小之时,不排除做起无本生意,直接抢夺,掠取资源。

    相对在东瀛,要做起生意,可对象却绝对不会是那些生意人。当然这里也有许多商贩,不过他们多是社会地位低微,一群求财好利、贪得无厌之徒,以过往经验告诉他,与这群中间商打交道,除了会吃掉交易过程中庞大的利润外,更将会成为未来发展中,最不可控制的因素。

    为此,汪直可不想和其他海商一样,与这些人纠缠不休,让自己陷入这种受制於人的关系结构,因此他必须跳过这些被惯用的交易管道,直接去与这些商货的真正需求者接触,那便是各个地方大名藩镇里的藩主。

    大名藩主,他们可都是叱吒一方的霸主,身分显贵、地位尊崇。藩主也不能说他们不讲利益,但贵人讲利益自有贵人的讲究。

    而汪直要做的事,便是直接结交这些大名藩主。yu与贵人结交,出现的这个身分当然便不能是生意人,商人唯利是图,很不招这些贵人待见,他必须以客人的身分出现、结交成为友人,再以友人的身分,提供一切他们所需物品。

    汪直将要做的这件事情,其他海商是永远学不会,也做不来的,因为那些海上的亡命之徒,永远也弄不懂“风雅”二字,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其中,汪船主看见了,一个不被别人注意到的关键,这让他展开了之後一连串不同的做法。此一关键就在於,生意人看重利益,而且只有利益,这使得与生意人做起生意来,既简单也困难。

    简单的是生意人不挑对象,有利可图的交易他们就做;而困难却是与他们交易起来,这利润怎麽也不会丰厚,因为一旦有了丰厚的利润,便会出现其他竞争者,杀低价格来抢夺生意是他们惯用的手法,而这时候生意人就会毫不犹豫转向价低者交易。

    不过在东瀛,这些大名藩主可不是生意人,他们都是世袭往替的豪门贵胄,尊荣让他们的府邸之前,有着一道看不见的门槛,这道槛可不是什麽人都能迈得过去。一个生意人,根本就只会被他们所看不起,所以若以生意人的角sE出现在他们面前,那就永远无法与他们好好做生意。

    所以,这次汪直先下足了血本。首先,他从中土收购来了一整船的官窑古瓷、书籍字画、绢丝刺绣、茶器棋谱,甚至是佛经神像各式各样JiNg美的逸品。

    这些东西在这里的市场里,根本就全都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更遑论价格,在普通商人的眼里,没有价格便没有价值,所以这些都是没有用的东西。

    但事实上,价格与价值不永远等同,这些东西在东瀛的贵族名士眼里,可无一件不是世所罕见的珍宝,也正因在市场上的绝无仅有,便也让每件东西都成为了无价之宝。

    汪直将这些东西运到东瀛,他的目的当然并不是拿到市场里卖,因为此时的他并不是一个商人,而是一个雅士,一个大明国来的风雅名士。所以,这些东西不是商品,而是礼物,送给各地藩主、家老、守护、乃至於武士的见面之礼。

    很快在东瀛南方的贵族圈里,就没有人不知道“大明儒生:汪直”这一号人物。没过多久时间,便不再是汪直上门去与他们结交,而是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或是自认为还算得上一号人物的人,皆主动上门邀宴。

    其中,肥前国大名松浦隆信*,最是与他意气相投、宾主契合,相谈间大有相见恨晚之慨。

    宴席闲谈,汪直盛赞松浦新落成的寓所大气恢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