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宫阙有韶华 第90节 (第2/2页)
心中不禁大感欣喜。 ――若他自己便看上了,那自是最好的。 皇后便未急着开口,想等他出言。 却见皇帝眼眸转而低下,摇头:“退……” “顾氏规矩很好。”皇后及时开口,“留用吧。” 楚稷无可奈何,等这拨秀女退出去,便道:“先用午膳吧。” “好。”皇后颔首,“臣妾已让人备下了。” “朕回紫宸殿用。”皇帝边说边起身,皇后浅怔,忙离席一福:“恭送皇上。” 楚稷走出正殿,禁不住地轻笑了声。待步出毓秀宫的宫门,他侧首就问:“去给阿鸾传过话了吗?” “已去过了。”张俊躬身,“这个时辰,佳妃娘娘应是已在紫宸殿了。” 楚稷颜色稍霁,朝紫宸殿的方向走去,心里几度升起恼火。 他与阿鸾都不愿将皇后往坏里想,情愿相信有些事上皇后只是思虑不周,并无恶意。 如今经了殿选一遭,他却不得不想得更多了。 一个上午就留下了十几人,再经下午,随随便便就能多出二十余位嫔妃。本朝的大选三年一度,大可不必赶在一次里选上这么多人,若说此举不是冲着当下的宠妃去,他想不到其他合理的缘故。 楚稷愈想面色愈冷。 他终是没有开口给皇后难堪,但愿皇后知晓轻重,能适可而止。 “张俊。” 顾鸾坐在紫宸殿中读着书,忽而闻声,抬眸看去,便见楚稷正进殿来,边走边吩咐:“去毓秀宫禀皇后一声,就说下午良王有事要来见朕,朕就不去毓秀宫了,她拿主意便是。” 良王? 顾鸾神情一滞。 良王楚秩是他弟弟,虽已赐府出宫,却也住得不远,随时都可进京。且良王年纪又小,不沾朝政,按理说没什么紧要事。 他已这样说不过去的借口推了下午的殿选,她几乎立时懂了:“出什么事了?” 第81章新人新争端“我还不是想帮你?”他拿... 她边说边行至楚稷面前,抬眸仔仔细细地打量他的神色。楚稷伸手揽住她的腰,无声喟叹:“没什么事。这次殿选不错,皇后已给朕留了十七个人。” “十七个?”顾鸾讶然,望了眼满殿的宫人,垂眸,“皇后娘娘总能顾全大局。” “是啊。”他执着她的手,径自往寝殿中去。张俊见状识趣地屏退了宫人们,又着了人出宫去,速传良王来见。 如此,一用完午膳良王就到了,他如今也才刚九岁,赐府出宫不过两个月前的事,但已比顾鸾初见他时懂事了许多。 看见顾鸾,他稍稍有点不自在,概因他不懂事的时候求娶过她,而且还是为了要马。好在楚稷也没打算多让他与顾鸾打交道,良王见了礼,顾鸾就径自在寝殿歇下了,楚稷则在内殿里问起了良王的功课。 隔着一道殿门,顾鸾在良王抑扬顿挫的背书声中入睡,其间半醒过来,还听到楚稷说他学得不扎实。又睡半晌,待得睡饱起床,楚稷正在外面说:“让你日日练字,你练了吗?都这么大了,写得字还跟鸡爪挠得一样!” “……”顾鸾哑了哑,多少觉得楚稷这是在为殿选之事迁怒良王。起身梳妆之后便四下瞧了瞧,从案头端了碟蜜饯走出去。 楚稷还在说他:“太后太妃们惯着你,你也不能这样混日子啊!” 良王立在御案前死死低着头,一个字都不敢说。 “歇一歇吧。”顾鸾端着蜜饯迈出门槛,衔着笑,“殿下年纪还小,练字也不急这一时。”说着将蜜饯往侧旁的小几上一放,“殿下坐,来喝些茶。” “喝什么茶。”楚稷面色不善,摆手吩咐张俊,“给他备纸笔,不写完一百页字今日别出宫了!” “啊?!”楚秩惨叫,一脸震惊。 他想要争辩,顾鸾忙递了个颜色让他闭嘴。张俊也有心“搭救”,当即上前将他往侧殿请。 等他走远,顾鸾看了看楚稷的脸色:“真生他的气了?” 楚稷深吸气,手里团起的一张纸递给她:“你自己看。” 顾鸾僵了僵,把纸团展开,一瞧:“……确是过分了些。” 他说像鸡爪挠的,一点都不过分。 在心情不好时看到这样的东西,可谓火上浇油。 毓秀宫中,皇后听闻皇帝不过来了便是一懵,细问了缘故,更是慌了阵脚。 她好像还从未这样被他摆过脸色。在她的印象里他是个脾气很好的人,不太发火,待人一贯宽和。 可这回,他恼了她? 皇后强稳住心神,一遍遍地思量上午的经过,自己劝自己说,她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事。 今上后宫的嫔妃本就不多,倪氏和张氏还没了。现如今的后宫里算上她也就七个人,她自然要为他充掖六宫。 况且她选人时他也是在的。既没有表露不满,便不该怪她办得不妥。 皇后一遍遍地这样劝着自己,撑起心力继续应对殿选。可不知是因心虚还是分神,下午她也没有多选几个人,只又留了两个。 拢共十九位。宫人们理好册子送去栖凤宫,她为她们拟定位份,再交由皇帝过目,而后便该由礼部择定入宫的吉日了。 新宫嫔的名册在两日后从栖凤宫呈到了紫宸殿,十九个人的姓名、年纪、家世,连带着拟定的位份、住处一起罗列在册子上,看着有些莫名的气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