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狗_悲剧的开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悲剧的开端 (第1/2页)

    建平15年,海清河晏,歌舞升平,王朝如同一只缓缓蠕动着的肥大的虫子,虽慢但稳地朝着预期地方向走去。

    那一年,京城里发生了一件怪事,皇帝微服出游,途中遇到一蓬头垢面的老者,老者伸手扯住皇帝衣袖,沉默不言,皇帝本以此人是要讨些钱财,便命身后仆从解囊施舍,却不想老者阻止了他。

    老者丝毫不惧地注视着这位少年天子,开口道:“彗星横空,王土动荡。”

    此乃恶言,皇帝一惊,欲要再问些什么之时,老者转身径直离开了。

    正如老者所言,几日后的夜晚,城里的百姓皆看到了那划过天际的星辰。

    正当他们为这奇像惊异之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落下的彗星犹如巨大的刀戟,即将将这只肥大的虫子切割的支离破碎。

    建平16年,北方藩军扯旗造反,同时,周围其他有着狼子野心的将领们也不甘示弱,加入了造反与平定造反的斗争中。

    而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同这些有关。

    当然,并不是要讲某个将领的一路升迁之路,也不是皇帝如何协同他的臣子们平定战争,而是,要讲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在浩渺如烟的历史中,这样的小人物再常见不过了,他的名字不会被人记住,他的死亡不会对朝局有任何影响,他的白骨和这世界上千千万万无名无姓的白骨一样,只是被浅埋于野草之中,无人追掉。

    不过,他或许也有些不同。

    他的名字叫柳湫生。

    人如其名,柳湫生是一名玉树临风面目清雅的美男子,据他的友人陶楠所述,第一次见到此人时,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所出浊气会吹散他。

    由此可见,这人还是个惹人怜爱的美男子。

    但是,世事无常,这位外表体面的美人,却是个身子骨极弱的。

    幼时,柳湫生几乎不被允许外出,一点凉风就能要去他的半条小命,所以,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充斥着药香气的室内渡过的。

    别的小孩子上树捉蝉,下河摸鱼的时候,他便捧着一卷书读——就连书都不能读久,读久了,眼睛便酸涩泛红,哗啦啦地往外淌眼泪。

    他出不去门,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要好的朋友,除了陶楠。陶楠是隔壁家的小子,整天跟人出去耍,漫山遍野地胡跑,总是玩到日落西山他娘喊他回家吃饭,虽然陶楠知道若是没能及时听候他娘的召唤便会招来一顿打,但他仍旧会在回家前先跑到柳湫生的窗户下面,把找到的蝉蜕、摸到的鸟卵等一切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送给柳湫生。

    做这些事为了什么呢,陶楠一直不太清楚,但无可否认,那扇窗户后面透出的暗涩药香、青白如葱的手指、半只浮着秋水的眼睛,确实令他得到了一种神秘的感召。

    至于柳湫生,他并不喜欢隔壁家小子给他带来的那些东西,他嫌不干净,但陶楠是唯一一个愿意搭理他的小孩子,他便佯装出欢喜,骗陶楠一次次地跑来他的窗子下面。

    年岁渐长,身子骨终于强了一些,他也能出门了,不过仍旧干不了什么活。跟着陶楠出门时,陶楠总是预备着要去扶他一把,在陶楠眼里,无人比他更配得上“弱柳扶风”这个词了。

    按照陶楠的想法,柳湫生这人一看就无法娶妻生子,将来估计就是自己给他养老送终了,那谁给自己养老送终呢,他觉着自己拖着这么一个累赘,估计也不会有姑娘家愿意嫁给他,更不会有小孩儿了,那该怎么办……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还没等他想出什么好法子,战争就来了。

    狼烟四起,军队要来捉年轻男子当苦力,甚至有时连年轻力壮的女子也不放过,任谁都知道,若是跟着他们走了,绝对是九死一生,所以许多年轻人在军队到来之前便跑了。

    这夜,韩倾礼站在柳湫生家门口,肩上背着一只小布包,手上牵着柳湫生的手,面色凝重地听着亲朋好友们的嘱托。

    前面村子传来消息,军队即将到来,村里的年轻人许多都准备在今夜逃走,柳湫生身子骨弱,他的家人们便哭天抹泪地把他托付给了韩倾礼,颇有些白帝城托孤的架势——虽然柳湫生既不是小孩儿,也不是皇帝的儿子。

    年仅17岁的韩倾礼紧紧握住柳湫生的手,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不过,他的心里虽然恐慌,却也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旁边这个跟他并肩而立的、沉默不语的青梅竹马。

    柳湫生的手凉凉的,让他想起在河里捧起的一掬水,他把水捧在手心里,微凉的水流不安分地顺着指缝淌,也是这样的感觉。

    许多年后,陶楠再回想起那天夜晚,除去凝重的心情,记得最为清晰的便是这只手的触觉了。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看这对逃命友人的近状。

    战争是从北方爆发的,大多数人便都逃往南方,他们也不例外,逃了大半个月后,实在是跑不动了,便在一处破旧无人的茅草屋前停了下来。

    这大概是某家逃灾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