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新添的墓碑  (第2/2页)
  身后,三十万辽军,虎视眈眈。    赵旭挥手,下令道:“开城我去与耶律洪基一会。”    无人异议。    城门大开。    赵旭当枪匹马出现在城下,两人相隔不过二十步。    耶律洪基身后三十万辽军。    赵旭身后七十万宋兵。    王对王,再次对峙。    赵旭望着耶律洪基,手持宝剑,淡然道:“人头在此,可敢来取?”    耶律洪基神色微变,收敛了面上的猖狂神色,眼中闪过一抹赞色,冷声笑道:“赵旭,算你有胆气,不过待明日我大辽攻城,不知你可还有今日之张狂。”    赵旭勒马回头,不望耶律洪基,一句话平静在天地间响起:“昔年的燕云十六州今日大宋要连本带利讨回。”    耶律洪基冷声一笑,一挥手。    一匹快马飞行,随即一颗头颅抛在雁门关前。    赵旭停下马,望了一眼地上头颅。    下马,捡起头颅,平静走入雁门关。    这头颅上的人并非是别人正是大宋前往和辽国谈判的重臣,范纯金。    今日之后,雁门关上下杀机四溢,杀气盈野。    举国上下无一人再谈和谈之举,唯有血战,背水一战。    十一月二十三日,亦是嵩山武林大会召开的同一天,又有两颗头颅出现在雁门关上。    两位大宋重臣的头颅:吕大防、范祖禹    吕大防前往西夏谈判,西夏境内被杀。    范祖禹前往吐蕃谈判,吐蕃境内被杀。    两个人头全部送至雁门关。    天子望着面前人头沉默不言,很久,天子在宣纸上写上一行字。    上面写道:“效秦皇汉武,驱并北上,直达贺兰山!”    十一月二十九,天子赵旭立身城楼守卫辽军攻击,大宋将士气势如虹,抵御辽军,死战不退,死守不退。    战局僵局。    十一月二十四,戌时,清点人数。    宋:战死两千三百人,伤两千九百余人!    辽:战死一千九百人,伤九百人。    耶律洪基震怒,深夜召见诸将军,命令众人快速破城。    赵旭深夜点着火把,亲手处理士兵尸体,恭谨行礼鞠躬。    随后数日,宋、辽血战不止。    雁门关前尸山血海。    每日赵旭都站在城楼上与城楼士兵守卫辽军,一步不退。    士兵愈战愈勇,辽军欲战愈激烈。    战局陷入僵局。    ————    夜,夜已深。    赵旭却还未眠,他将门口的守卫召进门,询问:“范纯金、吕大防、范祖禹如何死的?”    两位侍卫不约而同立刻回应道:“陛下不用知道他们怎么死的,陛下只需要记住他们来日若宋可破辽就有他们功劳就可以了。”    赵旭面上露出苦笑,叹道:“我听出来了,他们三人其实并非是因谈判失败而被杀的。”    侍卫一阵沉默,但很快其中一位侍卫往前走了一步,冷声说道:“陛下贵为天子应当懂得取舍,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倘若陛下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文诣龙渊后院那一百三十三块石碑下的人牺牲得也没有意义了。”    “不,不是一百三十三快石碑,而是一百三十四块。”另一人纠正道。    赵旭一愣,问道:“是谁?”    两位侍卫回道:“百川。”    “百川?”赵旭跳了起来,瞳孔猛缩,拉着前面那位侍卫的铠甲,嘶吼道:“百川,那个百川?”    那位侍卫很平静推开赵旭,语气很平静道:“文诣龙渊只有一个百川,那就是骆百川!”    另一位侍卫也很平静补充道:“他死了,他死得其所。”    1    赵旭瘫软坐在地上,双手抓着脑袋,沉默了很久很久,赵旭才道:“百川可留下什么话?”    “有,他留下一句话,留给公子的。”    赵旭愤怒的瞪眼,没有面对众人的华贵,如野兽一般嘶吼道:“我想知道,他是我的兄弟。”    两位侍卫很冷静望着他。    赵旭还欲言语,但却言语不出了,他是骆百川的兄弟,可有什么人比面前这两人还有资格当骆百川的兄弟呢?除了骆文涛,没有什么人比这两人更有资格了。    房间空旷而哀伤。    很久很久,两位侍卫终于开口了:“公子,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骆百川是你口中的那个笨蛋嘛!如果是,那骆百川将无比荣幸,至少他是为他亲爱的主人而死的,亲爱的墨倾池少爷。”    言毕,两位侍卫离开了房间,站在门口,任由冷风刮面。    冷风吹面,亦吹走面上的眼泪。    房中传出尽力控制但却怎么也控制不住的呜咽声。    1    三个人脑海中同时浮现文诣龙渊时墨倾池讲述得那一则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他叫骆百川,是一位少爷的仆人。    他对少爷非常忠心,有一天他看见有毒蛇在靠近少爷,因此他冲上去与毒蛇搏斗,最终被毒蛇咬死。    少爷哭笑不得望着气若游丝的他:他伤害不了我。    骆百川憨憨笑了笑:“那就好,少爷。”    人死了!    那个骆百川死了,这个骆百川也死了。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啊。    赵旭笑了笑,泪也笑了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