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命_第三十一章 交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交锋 (第1/2页)

    汛期一过,张悠便在府中设宴,邀众人庆功,还“投其所好”地为祁司衡请来了江宁的诸多美姬名伶。

    “今日两件事,其一,探查歌姬案的线索,这事玉成去办。其二,日前在施粥棚救下的那人醒了,他姓黄,住在毗邻花街的七弯巷,说刺史府的人因征地一事打死了他的哥嫂,老母亲悲痛而终。我怀疑这刺史不简单,需得查一查,文辞去办。”祁司衡靠在车壁上说。

    祁玉成摸着下巴,“江宁一带征地……御史台的案卷中也提过,京中名妓尸身被发现的地方,曾有证物,从尸体内部取出了一块上好碎玉,是御赐之物,还绘有半枚玺印纹路,正与江宁花街重建时文书上的印一致。”

    “是因为这件证物才查到东宫头上的?”

    “是,但不完全是,江淮地区重建是由两名皇子共同督办的,程讴和程谚各有一块印。”祁玉成答道,“还没有找到有力证据,当时御史台追到淮安王的地界就停手了。”

    祁司衡闻言,自言自语道:“花街一括再括,侵占不少农田民居,张悠是有意做出点名堂来,让江淮一带名流都汇聚于此。”

    项文辞勒马,在车外提醒二人目的地到了,祁司衡便收回思绪理了理袖口,“怎么样?这身够纨绔吗?”

    祁封撩开车帘凑过来插嘴,“有形无神,您还得再跟三少爷学学。”

    祁玉成冷哼一声,率先跳下马车,踢开石青起花的褂袍下摆,长穗宫绦随着步态摇曳,将折扇刷拉一展,当真是风流跌宕。

    “他从话本里还真是什么都能学到。”祁司衡笑着下车,学着祁玉成的模样走了几步,把回过头来的祁玉成逗得捧腹大笑。

    祁玉成觑见项文辞嘴角也漾开一点微不足道的弧度,他更开心了,伸手不老实地捏了捏项文辞的脸。

    祁玉成方一进刺史府,就留意到里里外外景致器具极尽豪奢,进了大殿更是笙簧盈座,千娇百媚的男男女女立刻围了上来。

    祁玉成将一个靠过来的姑娘一搂,挑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下,“姑娘芳名可是叫楚楚?”

    怀里的姑娘一愣,项文辞在一旁却已经发出了一声哧笑。

    “公子何来此问?”

    “靥笑春桃,纤腰楚楚,说的可不就是你么?”祁玉成嘴上这样说着,眼睛却盯在项文辞的身上。

    那姑娘娇娇一帕子甩在祁玉成脸上,替他斟酒,“公子随便叫什么都好。”

    祁玉成终于舍得从项文辞那处转回眼睛,尝了尝酒水,“楚楚姑娘住在何处?近段时日洪涝灾害频发,可有受波及?”

    “劳公子挂怀,妾就在江宁,一切都好,老家受灾严重,王爷一早就将弟弟meimei照料好了。”

    “王爷周到。”祁玉成道,“红颜知己能遍布十三州是有道理的。”

    “是,王爷待人很好,姐妹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是王爷给了我们谋生的路子,乡亲们都敬重他。”

    “这么说来每年灾民往淮南来者众众,不单图淮南富庶,也是因为主子博施济民。”

    “这年头,有个能撑腰的主子很是紧要。”

    祁玉成:“淮南这么大片地方,王爷一人也分身乏术,照料不过来吧,若不是江宁受灾,快要巡狩了也不会过来。”

    “是啊,苦处难处只能憋着。”

    “刺史大人不常来花街玩吗?”祁玉成问,“王爷不在,你有什么委屈只管和我说。”

    “本王就欣赏你这种会疼人的。”淮安王说着朝祁玉成身边的位置落座,他身后跟着一人,本分地站着,正是简云岚。

    站定后简云岚朝一旁靠在柱子上的项文辞耐人寻味地笑笑。

    项文辞冰山一座,没理他。

    “说笑了,江淮美人个个温润如玉,谁不疼爱?我也想带几个回去,王爷许不许?”

    “挑啊,喜欢哪个?”淮安王看出祁玉成面露难色,“怎么?吃着碗里的还想着盆里的?”

    祁玉成再次打量一圈场中的姑娘,“没有了吗?再给二哥挑几个。”

    “你二哥的漱玉就是京中极品啊,还看得上我江淮的人?”淮安王笑得前仰后合,远远看着祁司衡左拥右抱地倚着,“美人有是有的,却大多被人定下了。”

    “都是王爷的人,还不就您一句话的事儿?”祁玉成举杯邀淮安王共饮。

    “错了,本王怜香惜玉,是不做这种生意的,只是代为打理。”淮安王回敬,吩咐简云岚,“快开宴了,你去换身衣服吧。”

    简云岚随即躬身告退。

    祁玉成承了淮安王的情,知道他支开旁人是为了坦诚相待,遂松开怀里的姑娘,示意她回避,转向淮安王坦率问道:“噢?那京城名妓啼梦姑娘是从王爷手下出去的吗?”

    淮安王笑道:“贤侄倒是直爽,漱玉告诉你的?”

    “是,漱玉现下安全了,王爷放心。”

    淮安王不信任地目光在祁玉成脸上转了几轮,最终还是将语气放柔和了些,“啼梦是我手下的姑娘,我手下也不止一个有去无回的姑娘。”

    “是谁在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

    “不少。”淮安王道。

    祁玉成亲自为淮安王斟了杯酒,“王爷良善,又何必淌这浑水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