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丝笼(韩爵剧情章) (第1/3页)
当日午后,寒时宴。 京中文人汇集一堂,天下雅士举杯共饮。 辩礼论道,吟诗作赋,通宵达旦。 千福将自家的主子从马车上扶了下来,一双敦厚的黄豆眼眯着别过去,隐隐透着股不忍直视的意味。 雪是从正午时小下去的,现如今只剩下零零星星的雪花飘在空中,悠悠然飘落下来,落在一颗葱茏的“雪松”上。 缠着碧玉珠串的手扫去肩上的雪,一身鲜亮的翠绿将少年原本英俊到近乎妖异的脸都衬地发黄,这回世子殿下的袍子上总算是没了那堆冗杂的绣花,只是织了些菱花纹样,细看去,勾的却是金线——纯金拉丝、货真价实的金线。 那料子实在难得,即便在昏暗的光线下也能显现出鲜嫩明亮宛如盛夏草野的绿色,很得京里富贵公子追捧,今年流行拿它做些腰带手帕什么的,用来锦上添花别有韵味。 可他韩爵穿衣,从不屑于锦上添花,向来是穿地一身花团锦簇,好似金山银山成了精。 他一下马车,府前的人群静了一瞬,公子们头一次发觉,原来这样名贵的料子,也能丑到扎人眼睛。 “韩,韩,韩爵。” 袁家三房的小少爷结巴了三次,好歹是看在韩爵请过的好酒的面子上,绿着脸迎上来。 来早了的穆和倒是没在意旁人的眼神,一溜儿喊着爵哥跑过来,仍是亲亲热热的样子。 袁炳在心里为今年囤了这料子的布商默哀片刻,硬着头皮把人往里请。 “袁兄,我记得上一次来贵府的时候,你家的楼阁就是这样,怎么都过了快两年了,一点都没变啊?”穆和问道。 京中豪族好奢华糜费,有权有势的家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改建庭院,高筑华楼,所以袁家一成不变的庭院,倒显得和别家不同起来。 “嗐,我倒是问过我叔父,他说本来住得好好的,非得大兴土木扰地人不得安宁,这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袁炳答道。 “袁首辅说地很是。”韩爵颔首,他打量着周围略显陈旧的梁宇,思及大庆那位风头正盛的魏次辅,觉得袁正鸿大概还有避其锋芒的意思。 三人走进烧着暖炉的前院,找了个不打眼的位置随便一坐,袁公子叫人送了壶酒上来,给韩爵和穆和斟了,韩爵笑着接过酒,沾了一口就搁在桌上,抬眼看向四周。 他已经很多年不来这种全是文人的宴席了,这一次来,是因为袁炳邀了他。 袁炳虽不是个念书的料子,可他到底是袁府的少爷,家里办的宴,他不想来也得硬着头皮来。 可能他是从前被家里押着念书念伤了,一听人吟诗作对就头疼,一看人舞文弄墨就心悸。人虽来了,心却好似被剖出来盛在锅里,人说一句之乎者也,就往那锅灶里填一把柴火。 于是后来,他便每年都在他那群狐朋狗友里物色,今年求这个,明年央那个,好歹是要弄个人来,陪他喝喝酒消磨消磨时间才好受些。 去年前年都是罗公子,俩人在纨绔里还算交情不错——能陪他来两次,多一次都不行的那种不错。 于是今年,他邀遍了那群酒rou兄弟也没找来人。最后只好哄来了穆和,也连带着让穆和缠来了韩爵。 当然,韩爵也带着些别的心思。 自替林瑾将信送去汶纳川府上后,他总吊着颗心。这其实没有道理,他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再窝囊再废物再惹事生非,他也是当今圣上的亲侄,只要不谋反,就没有人动地了他。 可他又没法真的把这事放在脑后,他知道他这是又动了些无用的慈悲心,却又克制不住地想要从王府的高墙外听到些朝中的风声。 皇长公主给他的令牌也被他摩挲了千百次,又被他锁回箱子里——他只是个稍不得志的世子,又不是亡命的囚徒,一意孤行往梁山上去只会要了他的命。 他是这世间最该知足的金丝雀,只要不踏出金笼子,他会有一世富贵,百年安稳。 他从来乖觉,只是装作不经意地将喙凑到笼子的栅栏边上,看一两眼罢了。 他便应了袁炳的邀。 只是看一眼罢了,他想,就来看一眼而已。 “魏大人到——” 席间静了一瞬,又sao动起来,有人急急忙忙撇下方才还聊地火热的同僚,赶去袁府门口,对着魏存义的轿子行礼。 这样的人不少,可那轿子却连帘都没掀一下。袁正鸿也到门口迎人,打圆场说是魏大人常日cao劳,不宜吹风受凉,又叫人直接将魏存义连人带轿子迎进去,直送到院子边上的一处暖阁门口,这才有人拿了脚凳,请这位次辅下来。 韩爵只瞧见了一瞬的背影,那位魏大人穿着一身不大惹眼的灰袍,被众人拥在中间,从容不迫地从轿子上下来,先同袁正鸿寒暄了几句,又和站在前头的吏部尚书温乘风还有户部尚书李诚打了招呼,三人有说有笑,闲庭信步一般走进暖阁里。其余魏党里有头脸的官儿见魏存义和温乘风进去,便也按着官职大小,推让一番,最后等级分明地跟了进去。 而余下些名不见经传小官小吏和布衣书生,则巴巴地留在暖阁门口。 “我不记得寒时宴是这样的规矩。”韩爵道。 他一颗一颗摩挲着他的玉手串,墨绿的玉石一圈圈绕在腕上移动,像一条盘桓的蛇。 "嗐……没办法,"袁公子叹息道,"今时不同往日嘛。" "怎么个不同法?"穆和扭头问他。 "这倒说来话长,来来来,喝酒喝酒,咱们一边喝一边讲。" 袁公子催他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