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郊的陈兵,也往中挪一挪吧。 (第1/1页)
罗国的使者入都,要陈国边疆割地南退二百里。 举国轰动。 “这就是你说的告诉我缘由?太祖定下的山河百年无有移改,如今一朝割去二百里——你告诉我这是什么缘由!”崔鹄几乎是推倒护卫破门而入。 溥哉宫中坠地一声响。 多宝阁上摆着的红木小件跌在地上,断裂两半。擦拭阁台的宫女闯了祸,噤若寒蝉,回头悄视。 陈敛骛手中的书搁在膝上,一双眼睛静静地看过来。 宫女扑通跪地,颤声颤身伏拜告罪。 “陈扩。”广殿之中落针可闻,陈敛骛出声叫道。 陈扩兵走上来,径直要去拿那宫女。 陈敛骛却对他伸出手,“把刀给我。” 陈执书房中崔鹄双膝跪地,低头听训。 “见父之朋,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你满腹的书礼到哪儿去了!陈君与你父辈祖辈一同谋事,更有陈氏族长在座,你就敢不请自入高声喧嚣?”崔怀景站在崔鹄身前耳提面命。 陈执靠在椅背上看,把这训子之道默记默学。 于是陈氏族长只好自己起身来打圆场,推拉一番,才给崔鹄打横赐了座,大家都落了座。 “一月前你要领兵捐身北疆,我把你留在禁中,”陈执按壶给崔鹄倒了一杯茶,“刚才你来问我要缘故,我告诉你缘故。” 崔鹄直身而坐,双目耿耿看着他,暗忿不消。 “因为罗国和姜家驻边之军不会打起来,他们要的只是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崔鹄气得声音都劈了,一字一顿地对陈执道,“这是二百里山河!” “姜一海率百万兵卒驻边,暗对罗狄避而不战,以罗军骁勇,莫说边塞那荒沙无田、枯树无民的二百里山河,便是直捣黄龙谋朝篡位,陈人如今也奈何不得。”陈执对崔鹄说道。 崔鹄沉默。他的沉默承认了陈执所言非虚。 “你是说罗国是在配合姜家演戏?”过了片刻,崔鹄开了口问道。 陈执点头道是,“陈国真正的大敌不是罗国,是姜家。” “姜家要反,所以事先造势,里通外敌让罗国兴兵犯境,扰乱民生民心,再趁机抹黑太祖声名,动摇陈氏帝基,”崔鹄虽然年少气高失于鲁莽,但性本聪颖非常,陈执一点,他便把这关节想通捋顺了,“最后一步割地赔金。陈国独霸百年,百姓一向以大国上民自居,只要当今皇帝在割地赔金的约契上盖了印,民间必然沸反盈天,姜家此时再趁乱夺陈,不论名义还是民心上都不会倒戈相对。” 陈执看向崔怀景,眼里是扬赞他这慧孙的意思,崔怀景哼了一声,对崔鹄的气还没过去。 “可是罗国为什么要配合姜家行事?”崔鹄问道。 “因为同陈国真正的约契,他们是和姜家签的。” 陈执一言,说得崔鹄僵坐椅上。 “陈国的江山上,有什么是陈家给不了,姜家给的了的?”崔鹄半晌才问道。 “是啊,什么呢。”陈执像是在问,却不是在问在座的这些人。 书房外有人敲门,是侍卫急事禀告。 陈执让他说。 “陛下又在溥哉宫杀人了,持刀侍卫把守前后不容进出。”侍卫的声音有些虚颤,“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只看到血从殿门里流出来。” 崔怀景去看陈执。 “知道了,下去吧。”陈执面色平常地吩咐。 崔怀景心中一坠,陛下长日未与陈枕往来,他看陈枕待陛下也已不同往前。 陈执把眼睛看向陈氏族长,“你当日在禁中护卫的是哪任天子?” “是太皇爷。”族长答道。 正是陈晊元,陈执的逆孙。 “他临终咽气时,榻前有谁交代?”陈执问道。 “太皇爷生前唯独信任姜贵妃,弥留之际也只留了姜贵妃在侧。” 陈执低头拿茶盏,嘴边抬一角冷笑。 冷得吓人。 “你是不是通晓什么内情?”崔鹄双目紧盯着陈执问,国难当头,他也不避外臣之嫌了。 “当年太祖留给子孙的东西,现在皇帝不知道了,但姜家知道。”陈执咽下一口平心降火的茶,闭上双目,“罗国皇室要的就是这个。” “这东西现在在姜家手上吗?”崔鹄急切地问。 “那位置他们一时还够不到,”陈执睁开眼看着崔鹄,“但马上就要够到了。” “四郊的陈兵,也往禁中挪一挪吧。”他对崔鹄说。 崔怀景在旁闻言,心中的一根弦此时紧之又紧,注视陈执说道:“皇宫之中不可驻兵,自有禁军相拦。” “皇宫之中,只有陈扩军拦别人,谁人敢拦太祖的亲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