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千禧年:我的商业帝国从校园开始起步_第六十一章:基础升级:1500辆脚踏车巧筑「外送+共享」生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基础升级:1500辆脚踏车巧筑「外送+共享」生态 (第5/5页)

户”,优先配送。“上周成大的学生反馈,''''用共享车借了次车,还能领外送券,觉得很贴心'''',这就是品牌认知,b发传单管用。”

    四、总结:小脚踏车背後的全台布局逻辑

    会议最後,一凡把1500辆脚踏车的规划,跟全台布局的目标绑在一起:「咱们进台中、台北,别人可能只会''''招配送员、谈商家'''',但咱们带着''''共享车 学生会合作''''的成熟模式过去——台中逢甲大学的学生会,已经通过成大的学生会打听咱们的合作细节;台北台大的後勤处,也问过''''什麽时候能把共享车引进来''''。

    他指着全台高校地图,红笔在北中南的节点上画了圈:“这1500辆脚踏车,是''''工具'''',更是''''纽带''''——连起配送员的效率,连起学生的刚需,连起学校的资源,连起代理的能力。等明年6月覆盖全台20所高校时,立壁的校园别人学不会,也抢不走。

    窗外的yAn光照在方案上,1500辆脚踏车的数字,不再是冰冷的预算,而是变成了一步步迈向全台的坚实脚印。明轩拿起《共享车借还登记本》,笑着说:“凡哥,这账算得透,我现在就去跟南部的代理对接,争取下周把试点校的共享车投下去!”

    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热了起来,有人开始细化停放点选址,有人联系维修点确认合作——这群学生团队,正藉着一辆辆小小的脚踏车,把「校园外送」的版图,稳稳地舖向台湾的每一个角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